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 >

“女德班”再成舆论热点

2017-12-26 09:41 | 新华网 |
我要分享


【案例剖析】

 

 

继今年5月14日丁璇在江西九江学院的讲座上提出的“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等言论引发热议后,近日,辽宁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女德班”再次成为舆论话题。根据被爆出的上课视频,除了和此前“女德班”教学一模一样的老招式“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之外,此次辽宁抚顺的“女德班”还“推陈出新”了新规矩:“女人叫外卖不守妇道,因为你不想刷碗,懒”。

“女德班”物化了女性,污染了女性“半边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江苏网评论文章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奋斗在事业和家庭中间,发挥着自己的聪明和才干,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在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竟然有如此奇葩的女德班在用封建糟粕荼毒当代女性,他们宣扬女人是生育的工具、家庭的保姆、男人的附属品,矮化女性、物化女性,这是“反人性”,是歪理邪说。

华声在线指出,在这个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的时代,却还有人企图用“三从四德”的枷锁铐住女人的手脚,用“夫为妻纲”掐灭女性无数的机会可能,用“贞女牌坊”阻碍女性追求幸福的步伐,用“男尊女卑”挤压女性仅存的空间,从而演化为现实人际交往中的主宰服从关系。虽然这种言论就像有人还在现在坚持“地心说”一样荒诞,但是“女德班”的大火与“男德班”的遇冷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社会层面上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女人的定位还是“家庭主妇”,其社会职能还是“相夫教子”,要“安守本分”。

女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江苏网评论文章指出,我们常常听到“女德”,却无人提及“男德”。为什么呢?因为“女德”这个词语的产生,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性别歧视色彩。女德是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提出的要求,实质是对女性的轻视。现在女德班卷土重来,就是用“吃人”的封建余孽来荼毒女性思想,约束女性行为,这简直是现在文明的耻辱。

钱江晚报评论文章指出,把这些女德粉饰为传统道德,把条条框框人为生造的“德”解读为女性天生就应该有的秉性,借助因果轮回、善恶相报的一些理论对女性进行洗脑。这是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成精华了,谈何道德。

红网评论文章则认为,面对女德班如此荒谬的的做法,我们应当加强监管甚至责令停办;但对于一棍子打死女德教育的行为,不敢苟同。“女德”的根本在于让女性成为女性本身,“女德教育”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而在女德养成的过程中,并非只有女德班这样的培训能够完成,女德教育应是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完成。我们应该重视和面对,而不是逃避和反对。从“女性专用”到“女德班”,纵然把女性单列出来会令一部分人觉得刺眼,但男女本身毕竟是有差异,不必把区别对待简单看成歧视。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完善规则和举措,切勿矫枉过正。

舆论拷问“女德班”滋生的社会土壤。

长沙文明网认为,“女德班”的这些奇葩言论完全属于封建糟粕,不值一驳。但是我们在对这样的“女德班”进行口诛笔伐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这些“女德班”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如果不铲除这样的社会土壤,那么即便当地教育部门依法叫停和取缔了这里的“女德班”,它还会在其他地方,以其他方式出现。实际上,近年来类似这样臭名昭著的“女德班”,远非辽宁抚顺这一家,而是在全国地方普遍存在,只不过有些组织和举办者比较低调,没有被曝光而已。

澎湃新闻评论文章指出,虽然在“女德班”的问题上网络舆论高度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线下”的日常生活里,却又随处可见性别不平等的集体无意识。与其说“女德班”荒谬,不如说它以一种荒谬的方式呈现出了一种畸形的性别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如果不去检讨我们的日常实践,不去反思我们的日常观念,“女德班”就会长期存在,即便今天取缔了,它还会以更隐秘更疯狂的方式冲击我们的想象力。

中国妇女报评论文章指出,舆论每集中火力对“女德”班揭露与批判一次,“女德”的生存土壤就会丧失一寸,与“女德”有关的利益链条就会断掉一截。期待更多的媒体加大揭露与批判的力度,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够主动出击,不给“女德”班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当然,长远之计还是要加大先进性别文化的培育,彻底铲除“女德”班的生存土壤。

 “女德班”映射出传统文化教育乱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很多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就不断呼吁中华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本土的回归。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培训机构应时而动,各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涌现。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指出,从“豫章书院”到“女德班”,民办教育机构也好、公益性群众组织也好,本来都应该是公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而此类机构挂羊头卖狗肉,以非学历国学培训代替正式的义务教育,以反现代的训诫代替传播文化精神的教养,瞄准了一些人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牟利。这不仅祸害了接受“教育”的人,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蒙尘。把糟粕标榜为“文化”,其实是真正的“反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决不能让一些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招摇撞骗。为何女德班能明目张胆地进入教育行业,并形成开班教学、外出演讲、售书卖盘的产业链?政府机关在制定准入标准、加强监督监管等方面还大有可为。

武汉大学教授钟书林认为,公开讲座中讲师宣扬“男尊女卑”言论,体现了当下传统文化教育中鱼龙混杂的乱象:形形色色的各类传统文化培训机构,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牟取商业利益。对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细加区分、扬弃,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一些传统糟粕宣扬开来,遗害比较大。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成国认为,社团组织也应该对讲师资质进行把关,开办讲习班和书院更要和正规学校开设课程的标准一样来把关,否则就会误导公众。

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目前,我国对民间社团讲师资质的审核并没有明确标准,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建立相关标准流程是关键。比如国学讲座,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国学行业协会,制定一个标准,形成一套行业的资质考试或资质认定体系。

批评“女德班”后,重建办法引反思。

北京青年报评论文章认为,批评伪传统文化,是为了建立真国学,使其在老百姓中间散开枝叶。谁来做一些更具建设性的工作?将一些不务正业的“女德”班清理之后,如果不能用科学的内容填补国学和传统文化这一大片空地,奇葩、吸睛的“女德”教育恐怕不会就此绝迹。因此,与其在网络上怒喷“女德”,试图用口水解决问题,不如积极行动起来,将传统文化教育做大做强。

中国产经新闻网指出,传统文化正成为一些人浑水摸鱼、趁机敛财的工具。这反映出部分民众价值观的缺失和信仰的迷茫,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他们生活不得志,心灵空虚,难免会有病乱投医,选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寻找心灵寄托,投在一些“大师”的门下,被他人蒙蔽,引入歧途。而想破除此弊端,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规范传统文化教育市场,坚决剔除那些没有资质的假大师;二是要加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和宣传,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在国人心目中扎根,成为他们的信仰和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