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时评 >

一名打工者的陶瓷人生

2017-10-19 10:51 | 新华网 |
我要分享


入行近20年后创业,历经千次实验,成功研发红瓷新工艺

一名打工者的陶瓷人生

结缘陶瓷成就了尧忠义的陶瓷人生。1971年,他出生于江西黎川县社坪乡前进村。1987年初中刚毕业,由于兄弟姊妹多,他被迫辍学去瓷厂打工。

工厂里火热的生产场景,让他心中涌动着不竭的工作激情。刚进厂时,他干的是压坯的体力活,由于肯吃苦卖力,每次领工资时,他收入总是比别人多。不久后,厂里便提拔他当了成型车间的主任。1998年,黎川的陶瓷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关门。他被迫离开了工作10多年的陶瓷行业。

打工7年回到起点,让他一家人重新陷入生活困境。无奈之下,他带着妻儿一家老小来到了广东潮州的一家瓷厂打工,在这里尧忠义不仅看到了先进的管理水平,还学到了许多新的技术,让他大开眼界。凭着自己的技术,尧忠义每个月能领到1400元的工资。

后几年,为了生计,尧忠义又先后到广东和福建多地打工。他想结束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此时,黎川的陶瓷行业经过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已经逐渐走出了低谷,一系列新产品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线,黎川陶瓷行业的快速崛起,让远离家乡的尧忠义始料不及。

2002年1月尧忠义决定回乡就业。一家瓷煲企业聘任他担任技术厂长,尧忠义又重新找到了事业的根基。在陶瓷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看到昔日的伙伴创业成功,尧忠义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2005年10月,他提出辞呈,决定创业。

尧忠义变卖了自己仅有的住房,四处筹措资金。2006年初,他终于凑齐了创业资金,和其他三位股东在闲置的郊区农场开办起了工厂。这时黎川的陶瓷行业每年产值达10多亿元,康舒、环球、九州、嘉顺等品牌已经畅销全国。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尧忠义深知技术创新、质量领先是他唯一的出路。2008年中国红瓷作为奥运礼品馈赠给各个国家嘉宾,以后便成了国家馈赠各国元首来宾的“国礼瓷”。熟悉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烧制红瓷在中国几千年的陶瓷史上一直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关键是铜红在800摄氏度的高温下便分解了,而中国红瓷要在14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烧制完成,过去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尧忠义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看中了红瓷市场的卖点,凭着20多年与瓷土打交道的经验,他对研制中国红瓷充满信心。为此他先后多次到湖南红瓷出产地参观考察,屡次碰壁,并未使他灰心丧气,为此他一边看书书籍,一边琢磨。经过上千次的实验,2009年9月,他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耐高温,色泽均匀,色相大红,光洁透亮的中国红瓷。这个消息一经传开,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黎川红瓷作为该县陶瓷行业的一张崭新名片很快在市场打响。企业产值由原来每月过百万元,急剧增加到每月400多万元。浙江丽水客商看到了中国红瓷的市场前景,决定投资3000万元合股开发生产。目前他所创办的黎川华星陶瓷有限公司,已经在该县陶瓷工业园新建厂房2万多平方米、宽截面节能隧道窑2座,不久将搬迁投产。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