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成为国家公务员是很多人的梦想,每年度的国考都会成为热门话题。早在1200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国考之路也是走得非常艰辛。唐朝科举的考生主要来源:一是各地学馆的学生,叫“生徒”,每年经学馆考试合格,可以直接送尚书省参加考试;二是不在学馆的考生,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叫“乡贡”,考中以后,再去尚书省参加考试,叫“省试”。白居易则属于后一类考生。 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原籍下邽今陕西渭南的白居易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试题是《射中正鹄赋》和《窗中列远岫诗》。白居易赢得了崔衍的赏识,和另一个秀才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于是,白居易满怀希望,踏进京城,从此开始了他的国考之路。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月,白居易在长安参加了中书舍人高郢主持的进士考试,试题是《性习相近远赋》和《玉水记方流诗》。结果他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同时及第的还有郑愈、崔玄亮、杜文颖等17人,28岁的白居易是最年轻的一个,“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那时,考中进士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要取得官职,还需要经过吏部考试,叫做“选试”。白居易回到家乡后,为了迎接更高一级的考试,继续埋头苦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冬,白居易再次来到长安,和朋友元稹一起参加了吏部侍郎郑瑜主持的拔萃科选试,白居易名列甲等,元稹考中第四等。第二年春,他们一同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是皇家整理图书的机关,校书郎的职责就是管理“邦国经籍图书”,这是一个九品小官,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 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为了广揽人才,朝廷举行了制举考试,这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大考。唐代的制科,考取后可以得到较高的官职。制科考试最主要的项目是试策,所谓“策”,就是回答皇帝的“问”。皇帝所问的当然都是当前的时政问题,借以发现考生处理问题的才干。 此时的白居易和元稹因校书郎任期届满而赋闲,他二人一起住进长安上都华阳观里,为这次考试用功做准备。白居易后来写过一首诗,讲述了此时的境况:“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同雨天,蝉声暮啾啾。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白居易和元稹在华阳观中“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篇。”后来,白居易把这些文章编成四卷,这就是有名的《策林》,该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堪称当时国考的经典教材。这些精心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给白居易的国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段生活,对两人的思想、友谊都有了新的增进和提高。 这年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参加了策试。考试中,唐宪宗针对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情况,询问国家如何理政才能取得成效? 对此白居易早已胸有成竹,他回答道:人民饥贫是由于赋税太重,赋税重是由于连年征战,而连年征战的原因是由于边祸不断。边祸不断的最终原因是朝政的荒颓。要改变这些首先必须惩治那些贪官污吏,使政局清正,同时减免苛税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由衰转盛。白居易的对策揭示了当时社会动乱和疲敝的根源,由于白居易讲话太过耿直,触动了当权者,结果他只中了个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没有第一、二等,白居易被任命为周至县尉,总算实现了他的国考梦想。同时登第的共有十八人,元稹考取第一名,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白居易为了国考成功,真是拼了。他在《与元九书》中回忆起这段学习生活,深有感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苦学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白居易28岁进士及第,30岁试“书判拔萃科”及第,34岁又应制举及第。这就是他后来常常引以为自慰的“三登甲乙第”和“六命三登科”,也是白居易博取功名,步入仕途的国考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