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建党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回望

2018-07-03 09:43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围绕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一内容的主题美术创作,是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中具有特殊性的题材。通常来说,建党题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与建党相关的革命活动;二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这一具体的历史事件,主要集中在会议以及相关的遗址之上。建党题材的美术创作在主题美术创作,尤其是在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难度。
其难度首先表现于事件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相关的图像资料和文献资料匮乏,而这些资料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历史时期的后世画家又非常重要;二是事件发生在上海和嘉兴,其会址如今都有纪念馆,从外形到内部,皆为公众所熟知,画家在创作中难以突破也难以发挥想象;三是两个一大会场或在室内,或在船上,其空间都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构图;除此之外,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问题,在人物安排上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每一个时期,都是建党题材美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此,就表现出了这一题材美术创作的难度。
虽然,新中国有关建党题材的美术创作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基本上是围绕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早期革命经历进行创作,但到了1959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10周年,系统表现中国革命史的主题美术创作才全面展开。这时候以完整表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美术创作为宗旨,有了集中的领导和整体的规划,当然,这与当时即将落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有关。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展览陈列,需要相关的辅助展品,而有关的影像资料不足,美术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不只是为博物馆提供了辅助展品,更由此带动了当时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并产生了波及后世的广泛影响。
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出现了很多相关重要历史内容的创作,如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等,可是关于建党题材的美术创作,直到1959年才出现了杨之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中国画《毛泽东同志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幅作品表现了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一段特别的历史,它与此后出现的一系列作品构成了建党题材中表现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完整脉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周树桥的油画《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侯一民的油画《毛主席与安源矿工》,陈衍宁的油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及尚涛的国画《亲播火种》等。
关于会议及会址的创作是建党题材美术创作的核心。以嘉兴南湖为题材的作品大多有着不同的构图与表现。不管是南湖的烟雨,还是早春,抑或南湖的其他,这里的自然都契合了山水和风景表现的形式美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批年事已高的画家的投入,不仅造就了这一题材创作的经典作品,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晚年创作的时代特点。69岁的朱屺瞻于1961年创作了油画《南湖胜迹》;71岁的颜文梁于1964年创作了油画《南湖》;78岁的钱松喦于1977年创作了中国画《南湖》。这三位老画家虽然属于同代人,但他们的作品以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各自的代表性,同时反映了建党题材美术创作在表现南湖这一具体内容上的时代特点。毫无疑问,他们的作品除了自身的成就和特色之外,还在这一题材的美术创作中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对于推动这一题材的美术创作,包括吸引后来的画家到这一地区写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表现上海一大会址的创作,因为会址位于市中心,在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绘画难度,所以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了陆俨少创作的中国画《伟大的起点》与唐云创作的中国画《中共一大会址》。显然,他们只是描绘了会址,其作品本身并没有突破这一题材创作中的难点。就两个一大会址来看,南湖的自然景观蕴含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画家能从中找到不同的表现角度,而上海的一大会址,其建筑与周边除了写实描绘几乎难以在笔墨上表现出特点与味道,这是该题材的相关创作较少的根本原因。
1977年,上海画家陈逸飞、邱瑞敏合作了油画《在党的一大会议上》,第一次正面表现一大上海会场以及毛泽东在会议上的形象,该画采用肖像画的方式画出6位一大代表,并没有表现如遵义会议以及其他相同类型会议题材创作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是用极简的艺术手法处理了环境的氛围,突出了那一盏与主题相关并能够体现寓意的吊灯,从而把主题与审美的表现集中在肖像画的范围之内。在表现一大南湖会议方面,1991年出现了金松的中国画《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第一次全面表现了中共第一次党代会代表的形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建党题材出现了“全家福”式的构图,表明在这一题材美术创作中突破了此前的局限,使得这一时期的画家有可能去直面会议题材中的核心问题。当然,之所以能够如此,也和作者所运用的装饰性的语言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人们对于写实的关注。四年之后,又出现了孙逊的油画《南湖船上》,同样是直接表现在船上开会的场景,从构思到构图,从色调到技法,作者重新把这一题材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之中,并将瞬间定格在代表讨论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与“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这一具体细节之上,这种时代的突破反映了建党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新世纪的发展。
建党题材的主题美术创作从表现会址到表现会议,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是难点的突破,也是时代的可能。2009年,随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建党题材再一次基于党史而成为这一系列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何红舟、黄发祥的油画《启航》没有直接表现会议,而是以代表们上船的构思立意让人们感觉到画家在处理题材上的再一次突破。该作品不仅有南湖红船这一典型场景,而且代表在上船瞬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出了这一题材创作中构思立意的不同凡响。
在建党题材创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了表现早期领导人的早期革命活动与会议这两条主线之外,还有许多围绕着瞻仰会址以及与缅怀先辈相关的延伸创作,这也可以视为建党题材的一个部分,因为它在主题表现中与建党的关系,特别是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联,都丰富了这一题材的内涵与表现。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姚有信、金光瑜、汪大文以参观一大上海会址为内容创作的年画《各族人民心向党》。
题材的延伸与拓展,成为建党题材主题美术创作的当代课题。如何延伸与拓展正考验着当代主题美术创作;而画家在新时代的作为则成为主题美术创作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