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琉璃作品,需要经过造型设计、制硅胶模、灌制蜡模等几十道工序,火里来,水里去,至少十几二十天才能完成。而一对台湾夫妇则精雕细琢了三十年,通过对琉璃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得以让有千年历史的中华琉璃之美在世界舞台闪耀。
这对台湾夫妇并不普通,三十多年前,丈夫张毅是台湾金马奖导演,而妻子杨惠姗则是金马奖影后。两人在合作拍摄一部电影时,被其中的琉璃作品惊艳,然而探寻来处却发现这些艺品来自各国,唯独没有中国,令他们唏嘘不已。
1987年,两人从电影事业中退出,投身复兴中华琉璃艺术,创立了华人第一个玻璃艺术工作室“琉璃工房”,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在古代,玻璃曾被称为“琉璃”,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从西汉中山靖王墓里的琉璃耳杯,到唐代诗人白居易诗里的“彩云易散琉璃脆”,再到佛经里的“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琉璃成为中华文化一个很重要的承载体。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琉璃工艺被逐渐淡忘,甚至被贴上了舶来品的标签。
两人坚持将“玻璃”定义为“琉璃”,认为其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命。他们期待琉璃工房能够在当代国际社会建立一个华人文化品牌,永远不断创造有益人心的作品。
一开始他们对技法的全然无知,导致“每天起来都要面对窑烧破了,琉璃烧破了”,最高时欠债7500万元新台币,个人和亲戚的房产都拿去抵押。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都没有放弃再现琉璃工艺的梦想。为了烧制作品,杨惠姗曾经连续奋战7天,几乎没有休息,“把身边的工作人员全都累倒了”。
1993年,琉璃工房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成为两岸恢复文化交流后首个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的台湾民间团体。如今他们还有几件作品在故宫博物院典藏。
此后,他们的作品被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等20多家世界级重要博物馆收藏,使得中国琉璃艺术作品闪耀于世界舞台。
张毅和杨惠姗认为,中国的琉璃艺术,应该有中国人的语言和民族情感,所以其作品有着鲜明的东方美学的形与意。他们通过现代创作的语汇,赋予琉璃艺术作品深沉的东方哲学,让其成为西方艺术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杨惠姗祖籍湖南,而张毅一直说自己是“北平人”。他们从创设琉璃工房之初就希望能有自己的博物馆,邀请世界玻璃艺术大师走进华人世界。而这一愿望终于2010年在上海得以实现。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坐落于上海文创园区田子坊的对面。馆体外有一片牡丹花铁丝网幕墙,由5025片纯手工制作铁网花瓣组合而成,形态各异,通过光影绽放出迷离绚烂的光彩,成为上海旅游的一大盛景。
杨惠姗和张毅在台北的家位于淡水河口。如今两人每年分别会在台北和上海度过大概一半的时间,从台北淡水河畔到黄浦江边,杨惠姗说往来“全无异乡之感”。
“无论两岸有怎样的差异,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张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