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法治前行之路。从革命根据地的法制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法治建设,红色法治文化承载着无数先辈的奋斗足迹与智慧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顾问、《中国法治》杂志社社长、《中国廉政教育内参》主任、《中国法治内参》主任邱玉民表示,作为媒体,我们肩负着宣传与保护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重要使命,让这些珍贵资源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3月2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英雄烈士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条例以法治之名护佑英烈忠魂,对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烈士集中安葬、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等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夯实了红色法治文化在新时代的制度 根基,体现了对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中英烈精神传承部分的重视与保护。 然而,当前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岁月的侵蚀让许多承载红色法治记忆的旧址、文献受损,一些珍贵的法律文献因保存条件有限,面临字迹褪色、纸张脆化的风险。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红色法治遗迹被城市建设所淹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大众对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认知不足,缺乏主动保护的意识,导致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编委会主任孙世山表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应积极投身于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保护宣传工作。首先,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如电视专题节目、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红色法治文化内容。通过讲述红色法治故事,让大众了解每一条法规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增强人们对红色法治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制作系列短视频,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革命根据地的法治实践,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编委会副主任文会川补充表示,同时还要开展深度报道和专题研究,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通过采访专家学者、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剖析红色法治文化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为现代法治理论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在宣传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公众将红色法治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最后,编委会副主任毕胜强调,保护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到红色法治文化资源的珍贵价值,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让这些闪耀着历史光芒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