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亦不能免俗。分析指出,面对挑战,稳增长、调结构及促转型成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本届政府积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市场资源配置、实施简政放权,放出了一份抢眼的“成绩单”。过去五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远超同期全球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准;同期,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逾30%,超过美国、欧元区、日本贡献率的总和。 中国经济成就系列 浦发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宋艳伟表示,“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问题,是中国经济过去五年所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其实,过去五年,中国在直面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问题的同时,还承受了全球主要国家经济走势和政策分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等外部考验。苏宁金研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坦言,全球主要国家经济走势,及政策出现分化,并引致国际金融市场激烈波动,而英国脱欧、特朗普执政等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因素,亦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挑战。 四大举措应对挑战 中诚信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袁海霞强调,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鉴于此,宏观调控方面,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成为这一时期经济政策的重心。决策层要守住经济增长下限,并达到就业稳定所需的增速,同时,经济运行在该区间时,还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一旦滑出增长区间,就坚决进行相应调整。此外,针对近年来金融体系内部通过层层加杠杆和期限错配获取超额利差,而引发的资金“脱实向虚”等情况,去年宏观调控将“防风险”作为目标之一,调控重心逐步从“稳增长”向“防风险”转变。 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黄志龙分析称,本届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及改革四大举措应对挑战。这包括大幅降低实体经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社会资本设立民营银行、医疗、教育等机构;推进国企改革,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率。 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型 本届政府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实施的政策举措成效显着。宋艳伟观察到,随着政策效力的显现,中国经济始终维持6.7%以上的年均增长。在消费升级方面,消费对GDP的贡献度已超50%,产业升级方面,高端制造服务业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已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袁海霞明言,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其对GDP的贡献率在今年首季首次升穿60%。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共用单车等新业态快速增长,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且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超60%。此外,今年去产能范围已扩展至煤电、建材等领域。今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已先后出台五批次减税降费政策;“补短板”也在医疗、农业、科技、环保、社会治理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开。另截至今年五月,国企、私企资产负债率分别报61.3%、51.9%,较去年同期下降0.5、0.4个百分点。 袁海霞续称,去年已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目标;随着“混改”步伐的加速,决策层正通过推进“债转股”缓释国企债务风险。她并指,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边际趋紧、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资金“脱实向虚”有所改善。 仍需防范黑天鹅灰犀牛 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总体优于预期,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势头。受访专家认为,经济短期企稳态势虽基本确立,但在未来经济运行过程中,应以时间换空间,防范并处置好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黑天鹅、灰犀牛。 目前中国经济仍处“L形”底部。中诚信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袁海霞提醒说,随着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红利的衰减,及潜在增长平台的下移,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仍将面临持续放缓压力。浦发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宋艳伟坦言,“金融风险较高,黑天鹅、灰犀牛等潜在金融风险隐患较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速度有待提高”,及“民间投资恢复较慢”等,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苏宁金研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相信,无论是解决房地产泡沫,抑或是金融体系资产泡沫,短期内不应刺破泡沫,而应着手防范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以时间换空间方式,处置好中国经济的两大“灰犀牛”。 袁海霞补充,防范楼市泡沫风险方面,可加快三、四线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及新型城镇化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向三、四线城市流入;对一、二线城市,应转变当前房地产调控“以限制需求”为主的思路,加大土地供给。 针对“债务水准攀升”问题,袁海霞指出,决策层有必要持续推进债务分类甄别,完善国家和各级主体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分类处理地方性政府债务,释放债务风险。还可以通过大腾挪实现债务转移,中央政府亦可适度加杠杆。包括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进程;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途径扩大股权融资,改革债市从业人员激励机制等。 央行智囊:宜选“稳货币+强监管”稳金融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温信祥解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称,当前内地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不仅来自金融领域,还来自非金融领域。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组合选择,内地宜选择“稳货币+强监管”,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支持。此外,压实监管责任,避免把微观金融监管职责推卸给货币政策。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官网微信(紫光阁平台)昨日发表温信祥解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内容的文章。文中指出,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和国企债务高这三个金融风险,可以视为金融“客户”带来的风险。影子银行资金运用大量投向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领域,这些是“外生”的风险。 金融监管是一个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领域。中国是新兴加转轨经济体,情况更为复杂;在金融机构综合化、金融交易电子化、金融产品复杂化的背景下,必须适当分离监管与发展职能、适当分离监管规则制定和监督检查职能,平衡好金融创新和加强监管的关系。在内地宜选择“稳货币+强监管”的组合,文中指强监管不但有利于内地去杠杆,还有利于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压力。继续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把住货币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此外,本次会议提出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就是指宏观风险,避免把任何微观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夸大为宏观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并非只是应对“刚性兑付”类的消除微观风险,而是要求“买者自负”。要避免因个别机构和产品缺乏流动性倒逼央行流动性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