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4日,传统的中秋小长假。但是,七大战役中的两项——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强化督查)以及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并没有停歇。
生态环境部9月25日通报说,小长假期间,生态环境部290个督查组持续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的200多个县(市、区)以及汾渭平原的100多个县(市、区)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为此,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要求三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配合三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生态环境部部署了七项标志性重大战役,其中强化督查以及专项行动。
据生态环境部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1日起,生态环境部从全国抽调执法骨干力量622人,对今年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个饮用水水源地的6251个环境问题逐一开展现场核查。
这名负责人说,按照专项行动要求,今年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完成清理整治任务。为此,今年9月1日至22日,督查组采取全覆盖的方式,先后分三批次完成24省份956个水源地4276个环境问题的现场核查。其中包括长江经济带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等8省市的769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2205个环境问题,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6省份的187个地市级水源地2071个环境问题。
“从督查情况看,在24省份需要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治的4276个环境问题中,2827个问题已完成整改,完成比例为66%,即总体任务已完成三分之二。”这名负责人透露,其中,长江经济带相关8省市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问题整治1536个,完成比例为70%;其他16省份完成地市级水源地问题整治1291个,完成比例为62%。
这名负责人说,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县级及以上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相对较重,但整体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其中,湖南、湖北、浙江等3省的水源地整治任务,完成数量和比例均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9月21日,专项行动第二轮中第三批次6个督查组分赴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6省对95个饮用水水源地的183个环境问题整治情况进行现场检查。9月21日的检查情况显示,14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销号,完成比例为80%;其他36个问题正在整改过程中。
9月23日,专项行动第二轮督查第四批次6个督查组已抵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6省区开展工作。这名负责人表示,第四批次督查对相关6省的354个饮用水水源地1975个环境问题进行逐一核查,认真评估整改方案实施及环境问题整治情况,重点针对“零进展”问题和进展严重滞后的问题进行检查核实。
生态环境部指出,专项行动督查期间,通过环保举报电话:010-12369或“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受理群众相关举报,并将督促有关地方加大整治力度,向社会公开情况。
就强化督查,生态环境部透露,9月22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290个督查组在“2+26”城市以及汾渭平原的300多个县(市、区)进行强化督查,两地共发现518个大气环境问题。问题主要包括涉气“散乱污”、应淘汰燃煤锅炉未拆除、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10多项。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部督查组督查发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陈家庄村霍小栓饭店使用完成气代煤后恢复使用燃煤,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生态环境部说,已将强化督查中发现的518个问题通过督办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调查处理。
就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对水源地尚未完成违法项目整治任务的,将继续加大督办力度,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水源地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确保饮用水水源地违法项目按时完成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