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国际化人才和智力资源,结合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显得日趋重要。”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彭静建议,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合作机遇,吸引沿线国家人才来华留学,创建高校与沿线国家的人才资源渠道,着力培养生源国未来的精英。
“‘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带来的推动力不可小觑。”彭静说,在政府层面,应加强对“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职能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进一步明确重庆“一带一路”留学生工作发展的方向,包括学生规模、层次类别、生源国构成、授课语言的结构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定期在重庆召开“‘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大会”,组织邀请沿线各国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学生等群体前来沟通和交流,研究分析“一带一路”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法,促进沿线国家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
“为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在渝就业和创业,政府部门可以加快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外国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在高校层面,则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国际化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方案。
“比如说,着力构筑来华留学教育学科平台,建设有前瞻性和特色性的教育方向,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彭静认为,可在高校推动外语(如英语、德语等)授课课程建设上规模、上质量,重点支持本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设专业必修及核心课程,并以此为依托,大力推进学分互换项目,同时加强外语授课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建设,通过不断实践,形成有特色、科学合理的留学生培养方案。
由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市优势,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还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更多适应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