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如果向路人问起“孵化器”,知道的寥寥无几。如今,大大小小的创业孵化器早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有创业孵化载体7533家,包括孵化器3255家、众创空间4298家。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至今,我国的孵化行业走过了整整30年,目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我国的孵化器都已跃居世界首位。 成绩令人欣喜,但另一个数据同样值得关注。艾媒咨询《2016年中国孵化器市场发展概况》显示,2016年孵化器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的占16.7%,亏损状态的占9.6%,面临破产倒闭状态的占1.8%。 行业极速扩张后,孵化器同质化竞争问题凸显,政策红利渐渐消失,入局者生存压力加大。 部分孵化器掉队 说到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张游瑀首先想到的就是“盈利模式”。作为重庆原道窝克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的CEO,他经常参加孵化器负责人的聚会,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拿到政府多少补贴”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我国的孵化器从诞生伊始就和政府政策紧密相连,政府提供资金补贴和场地支持,对相关手续的办理也一路绿灯。但张游瑀发现,一些孵化器合伙人进入行业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想做创新创业的事情,而是一边拿着政府的补助,一边做着“二房东”。 张游瑀算了一笔账:市场价格50元/平方米的地价,由于政策支持,孵化器团队能以30元/平方米拿下,再加上享受政府10元/平方米的补贴,成本其实只有20元/平方米,然后再以40元/平方米的价格招创业团队入驻,这样孵化器每平方米能赚20元。 在行业早期,孵化器数量有限,采取“二房东”模式的很多。一旦孵化器变成了高级物业,它的经营压力就变成了招创业团队入驻,然后收取租金。随着孵化器数量增多,创业者渐渐不够用了,“它收进来的租金不能够覆盖孵化器本身运营的成本,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会垮掉。”张游瑀说。 祝孝林是一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亲历了行业的这种变化。祝孝林说,他们最早做的孵化器也采用了“二房东”的模式,刚开始还能有不错的营收。但后来,祝孝林发现这样的孵化器越来越难以盈利。“如果房子不是自己的,本身就面临着房租涨价的压力。一旦控制不了成本,很容易就做亏了。”虽然享受了政府的政策红利,但祝孝林发现同质竞争越来越多,单靠租金收益并不能维持运营。 后来,祝孝林又尝试了众创空间。他记得前几年,当地政府对众创空间的扶持力度很大,给钱又给地,还经常帮助对接其它的孵化器进行合作。但尝试了一两年之后,他发现自己和政府的期望还是有很大差距。 在他看来,一些地方政府的诉求是希望孵化器或众创空间能快速吸引项目进来,在税收上有体现。他说,虽然自己曾多次说明众创空间需要三五年才能有一定成效,但政府投资后往往希望短期内就看到明显成果。而且政府班子更换频次较高,政策的连续性、领导班子的理念差异都会影响众创空间的经营,“像在打游击战一样,没有一个沉淀和积累。” 除此之外,孵化器对创业项目的“孵化”功能也被不断质疑。今年8月,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受调查的海归创业者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基地和平台对其帮助非常大的仅占比11.8%,认为帮助较大的占比15.4%,合计为27.2%,不足三分之一。 “孵化平台最大的问题是奔跑的速度赶不上这些创新创业公司,所以必然会遭到创业者的冷遇。”随着“双创”的不断深入,盛景网联集团副总裁、盛景研究院院长陈勇最大的感觉是部分孵化器开始掉队了。 这位从体制内出来创业的先行者,一直在研究创新创业服务,对于行业的变化有自己独到的观察,他认为一个好的孵化器就像一个“路由器”,可以帮助创业者对接各种资源,提高能力。而目前一个普遍现象是,孵化器“缺少赋能的能力或者成为‘路由器’连接资源的能力”。“孵化器自身不能创新,就必然被创新创业者淘汰。”陈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