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夸夸群”走红的背后

2019-04-16 10:10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新华社发
“拍得真美,夸!”“徕卡色调就是强哇!”“拍出了湿润的空气和青葱的感觉!”春和景明,正是赏樱之时,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小李拍摄的一张樱花照片,在一个名为“武大XX夸夸群”的微信群里成为“爆款”。同学们在群中分享各自拍摄的樱花美图后,随之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赞美。有的同学发完图片主动求夸,有的则是单纯分享。所有的赞美都有固定格式,一般是一句话加上一个“夸”字。
近期,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生和校友间,出现一批以“夸人”为主题的微信群。这一现象很快从校园蔓延到社会,以小区、公司为单位的“夸夸群”相继出现。很多人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事情分享到群里求“夸”,便静候群友们热情诙谐的夸奖。
1、求夸得夸,“夸夸群”火起来
前不久,清华大学毕业生木木无意间在某平台看到一篇介绍“夸夸群”的文章,于是便萌生了拉一个群的想法。“拉群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两天时间内,很快就满500人”。
木木刚参加工作不久,初入社会的她偶尔会感到疲惫和无助,渴望与朋友们分享一些小情绪。“我觉得有相似想法的同学还挺多的,大家都有想吐槽或需要治愈心灵创伤的时候,所以我就发了个朋友圈,说想建一个清华职场”夸夸群”。有一些同学积极响应,后来群里朋友又自发去拉其他人入群,人就越来越多了。”
“夸夸群”里发布的内容五花八门:求安慰,求鼓励,或者单纯求夸。群友的回复也各有千秋,有的直截了当,有的敷衍了事,有的另辟蹊径。木木介绍说:“大家在群里的发言和互动比较频繁,会发一些职场或个人生活的点滴,求大家夸赞,一会儿就有七八条乃至十几条回复。”
工作点滴也是求夸重点。有群友发消息说:“演讲稿写不出来,求夸。”转眼就蹦出来几条回复:“深思熟虑,认真负责,夸!”“可以脱稿,夸!”“追求完美,夸!”有的回复可谓绞尽脑汁、独辟蹊径:“一位即将用心灵影响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践行者,不需要写稿就可以完美发挥,夸!”
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刘源最近也被拉进了一个“夸夸群”:“刚被拉进群里时,并不了解功能是什么,只是觉得有些怪。大家主要是在群里说好听的话。内容上,主要和日常工作相关。比如某个同事加班了,就会说很累,求夸夸,然后就会有其他同事来夸奖。”据刘源介绍,因为群里多是青年教师,也会有一些吐槽工作的内容,比如某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某项工作安排对大家日常生活的影响,等等。
专家表示,“夸夸群”里很多群友互相之间既不认识也不了解,很难结合个人特点精确地夸奖与赞美他人,但这丝毫不影响群友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获得短暂的心灵按摩。
2、缓解压力,满足心理需求
不少群主和群友都对拉群速度之快、扩散之广表示惊奇。“我认为这源于一些人希望把朋友拉进来,让他们看到大家纷纷夸赞自己,有一种秀一下的心理。”某“夸夸群”的群主周若愚说,此前出现的“喷喷群”氛围并不友好,因此也更短命。
除了气氛更和谐,“夸夸群”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深层次原因更值得关注。在木木看来,成年人同样需要被夸赞和表扬。“我觉得互相夸赞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缓解,大家总需要分享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夸夸群’里,大家都处于不熟悉的弱连接中,更无拘无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表示,“夸夸群”契合部分年轻人需要心理关怀的期待。他将这种社交方式称之为“轻社交”。“我觉得这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之一,即一切都具有某种虚拟性。这种社交不那么真实,但又无法说它完全虚幻。所以,这是一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社交,符合这个时代青年人的人际交往心理。而且这并非当下青年的个案,渴望被人夸,或者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性使然。”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认为,“95后”这一代高校学生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过去人们的表达基本上是在熟人之间进行。在开放性的信息化时代,新一代青年实际上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间去表达,“通过多种视角,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效果”。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对“夸夸群”表示质疑。有网友批评,“夸夸群”的夸奖多是仪式性甚至幽默风趣的附会,完全不是实事求是的赞许。
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认为,“夸夸群”的出现给了青年人一个“醒着做梦”的机会,“大学生会识别不出‘夸夸’话语里的真假吗?显然不会。‘夸夸群’能给一个求夸者带来的,不是实质性的肯定,而是某种虚幻而宝贵的善意。所以,‘夸夸群’是情感寒冬里的抱团取暖,是孤单生活里的些微温馨,自然,它也是廉价但仿真的社交喜剧,是对不可企及的人生幸运的模拟。”
3、多元社会,“互夸”值得深思
打开手机,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有的热火朝天,有的则门可罗雀。“夸夸群”也经历了一个热度逐渐下降的过程。
虽然互夸是建群初衷,但是一些“夸夸群”在逐渐降温后又衍生出新的功能与主题。周若愚表示:“确实,如果单纯夸人,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总不能一直夸下去。我自己建的几个‘夸夸群’,现在主要以科普心理学知识和交流沟通技巧、如何表扬别人为主。现在,群里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是继续有人在讲话。”
如今,木木的“清华职场夸夸群”成了服务同学的新平台。她说:“群里会有一些商业合作、团队合作、公司发展、招聘等方面的信息,因为主要成员是已经工作或者即将参加工作的同学,这种校友间的互帮互助很有必要。我觉得这可能会成为群友间维系关系的新纽带。”
在赵勇看来,这一现象可以看作快餐式的文化征候。一是大家失去了新鲜感,二是夸人也是一个技术活儿。
针对“夸夸群”这一社会现象,赵勇评价说:“在我的心目中,以往青年亚文化往往具有某种反叛性和先锋性,所以某种青年亚文化兴起后,就会给社会带来一种震动。但‘夸夸群’已不反叛了,群里的人一团和气、相互表扬,这样一种演变其实是很令人深思的。我希望有人去专门研究一下这种青年亚文化现象,以及深藏于其背后的青年亚文化心理,也许研究出来的结果会更有趣。”
章友德指出,年轻人求夸奖背后凸显了当前激励教育的缺失。他认为,中国家长和老师多以更高标准要求孩子,不大会夸奖。但是,正面激励往往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更好成长。中国家长需要学会鼓励、支持,和孩子互动,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求夸的心态,表明了生活中他们缺少这样的激励。”
从深层次看,“夸夸群”走红背后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严肃对待。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目前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人数少、收费相对较高,且存在专业能力与大众需求衔接不到位等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去年11月中旬,国家卫健委等10部委下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用3年时间在试点地区逐步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出可供全国推广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
“‘夸夸群’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专家表示,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心理服务的支持,这是一项全新工作,也将面临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是一门必须补上的课。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夸夸群”的出现,会促使大家更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关注、支持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正是“夸夸群”走红背后的重要意义之一。
专家观点
“夸夸群”的流行与当下年轻人群体的交往需求相关,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面对面直白夸奖或者鼓励,这种需求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求表达、放大、满足。
“社交消费”新鲜、有趣、互动性强,这都是吸引年轻人的地方,但社交话题和热点来得快、去得快,很多时候是游戏、跟风和炒作的产物,很难成为一种稳定、持续的消费模式。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马川
人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需求,与通过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在“夸夸群”里能得到一定满足。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周子涵
“夸夸群”消费尽管比较小众,但是折射出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人们得到的是一些精神方面的满足,更像是花钱买一份“体验报告”。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家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
互联网推动了“社交消费”,市场也乐得“投其所好”。“夸夸群”这一小众消费现象的背后,除了“90后”、“00后”年轻人可能喜欢猎奇新事物以外,也有商家借助新媒体、新平台进行营销传播的考虑。
——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
关于“夸夸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海内外读者朋友发送邮件,参与该话题讨论。
E-mail:wanfenglin596@163.com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