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的儿歌曾这样自豪地唱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如今,烟囱遍地、热浪滚滚的早期工业现象已然远逝,封闭空间内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参与作业,自动化生产线旁孤独的工人形影相吊……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人类进入了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的“工业4.0”时代。
9月7日至10月7日,由湖北美术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展览共展出145位(组)艺术家的204件作品,涵盖各个版种,并有少量实验性的版画作品,分为“记忆与未来”“智能工厂”“工业有声”三个部分,从工业与集体记忆、新兴工业的视觉叙事、工业转型与未来畅想等方面,呈现了当代人对于转型时期工业形态、版画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的观察与体味。转型必定包含着痛苦,同时也预示着希望。本届湖北工业版画三年展可看作转型期社会现象的艺术缩影。
工业版画的今昔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大批美术工作者奔赴工业生产一线,一批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版画创作群体在全国各大建设工地迅速成长起来。版画作者生动刻画了工业建设一线的热血图景,传达出广大劳动者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总结工业生活与实践中的经验,积极探索画面的形式美、色彩美、构成美与抽象美,为中国工业版画有效记录了一段独特的集体记忆的视觉叙事。1989年,在中国版画家协会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工业版画展”上,“工业版画”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随着1991年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在武汉成立,相关展览与活动不断涌现。可以说,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工业的足迹而兴起与发展的。而随着时代的潮起潮落,中国工业发生了巨变,工业版画亦历经高潮、偏离与重建的过程。
曾是武钢子弟的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肖丰说,今天的工业题材版画与当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工业属性有所消减,“当初是产业工人操作版画,充满着他们内在的精神满足和自豪感,比如表达钢铁结构,工人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和语言,在生活的小情趣和钢铁大结构之间构成微妙的程式“围绕着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上世纪50年代国内就产生了一大批绘画作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举例说,大型工业建设对艺术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美术界来说,工业题材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自我改造,中国艺术家通过写生创作,到工厂、矿山、水库建设工地一线,深入生活、激情创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我理解的工业4.0其实质是产业升级换代,从手工业到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信息化,这是经济的转型。从版画艺术创作来说,要完成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里隐藏着对于现代性的认识。” 殷双喜说。
今天工业4.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与传统工业版画对应的图景已逐步淡出人们视野,而智能工业也正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浸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思维中的“工业现场”不复存在,不少作者因创作源头的“丧失” 而遭遇瓶颈。但新的时代产生了新的工业方式与生活方式,实则也促成了一个无限放大后的工业现场,虽然其中的诸多问题不可回避,但也正需要今天的人们在承继传统工业版画精神的基础上做出冷静观照。
工业版画三年展的路径
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是湖北美术馆的一个展览品牌,一直延续着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工业版画艺术精品的思路,其主题从“工业叙事”到“工业在场”再到今天的“工业4.0”,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从最初的工人群体参与到如今专业画家介入,其关注度越来越大。“三年展能与时代发展、工业文明同步,更彰显出承袭传统、前驱当下的艺术担当,本届三年展由于专业院校的强势加入,更充分展现出其多元融合、学术探讨的深度和艺术家参与的广泛性。”见证了3届三年展的资深媒体人李法明说。
“反映工业产品进入生活的版画作品在这个展览里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实际上分享了生活中很多与工业有关的场景,强调城市提升、进入到新工业形态等现代工业产物的影响。”工人家庭出身的版画家张广慧表示。武汉美术馆馆长助理宋文翔则从叙事方式、图像转化、观念表达三个方面来概括本届展览所体现出的工业4.0转型。
工业4.0时代,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是否要转型,也成为美术界一些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该展从最初面向全国工业版画群体征集作品,到后来各大学院及职业艺术家有效介入,可以说,在收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的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化进程、现代化社会变迁过程中更多深层次文化思考与碰撞。合美术馆执行馆长、美术评论家鲁虹把它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因为工业题材、版画复数性等因素,三年展要持续推进非常不易。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品牌,发掘优秀版画家及作品,并给予一些正在萎缩的版画创作群体关注和支持才得以实现。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读与发展固有的艺术样式,面对一系列社会巨变以及伴随其间的工业转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正是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将持续关注与推进的课题。”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说。
版画的当代发展
如果说,早期工业版画主要是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而设定的工业类题材作品,那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全国的学院系统对版画概念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极大拓展了版画的表意空间和观念层次。版画的艺术形态甚至突破了纸材限定,向着装置、影像等多媒介领域发展。“这表面上似乎是艺术家们标榜先锋和实验的学术性探索,与社会现实毫无关联,但实际上这恰恰代表了艺术家对于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从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大转型的敏锐嗅探。”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说。在本届展览上,一些实验性的作品反映了学院派艺术家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和回应。“从艺术策展和批评的角度来说,只有具有更宽容的精神,才能更广阔地去拓展艺术的媒介领域。”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张新英对此予以肯定。
《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说,该杂志50年代发表的梁永泰黑白木刻《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曾引发近一年的争论,画面描述的是在从来没人到过的两座山中间,架起了一座铁路桥,有人说它不符合工程学,有人说不实用,从而引发了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以及当时被我们所忽略的早期工业版画未来主义的倾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青年评论家胡斌说,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化在创作中不太好表现,不久前中央美院的学生用素描和喷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电子虚拟图像的感觉,体现了概念的拓展和如何用既有的工具体现当下的实践。他认为,艺术家需要走出书斋,深入认识工业形态,并找到一个贴近时代的表达方式。
每一次艺术的重大变革都是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的变化,正如第二次工业浪潮与现代艺术发展,第三次工业浪潮与当代艺术发展,工业4.0将引发什么转变?本次展览还引发了大家在哲学层面的思考。张新英举例说,现在的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和全自动控制生产线和取代人力的机器人,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人从劳作当中解放出来,但这也恰恰提出了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某一天无人成为了常态,人的位置在哪里?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宋恩厚表示,我们原来熟悉的工业形态、工业生活、工业物象以及熟悉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乃至审美习惯,或将随着新的工业时代的推进而发生变化。无论是工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体现。我们的艺术表现新的工业时代,其核心还是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创造力。虽然艺术表现的客观生活在变,但是,艺术创作的规律没有变,只有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才能守正出新、行稳致远,不会在纷繁变化的时代面前感到困惑、迷失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