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博山炉:卧看仙崖云海间

2018-09-20 09:35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博山炉是一类造型特殊的熏炉,主要流行于汉晋时期。常见的博山炉多为青铜器或陶器,前者率先出现于贵族器用之中,后者是前者的替代品,并且演变成为明器。从形制上看,博山炉的器身近似豆,其上覆以尖锥状的盖。炉盖一般被塑造成怪石嶙峋的山的形态,留有孔隙以便烟香溢出。山内与山外随处可见云气或海水纹饰,峰峦间往往还点缀着奇珍异兽,望之有如仙山。
博山本是人们对仙山的笼统称谓。战国秦汉以来,文献中的仙山概念通常与大海有关。宋人吕大临在著名的《考古图》中曾著录过一件博山炉,他写道:“炉像海中博山,下有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回环。”这段话虽然难以代表早期中国熏炉的设计理念,观察力却非常敏锐。随着西王母信仰的崛起,汉代人对仙的想象从沿海转向西域,因此博山图像中水的意象渐趋淡化。不过,在博山炉发明之初,海显然是必要的元素。《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当时人对仙山的直觉印象:“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可以看出,神仙居住的世界充满玄妙,而水与气都烘托了他们的灵踪。
博山炉就是真实可见的“神仙世界”。考古发现的汉代博山炉数量众多,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金错博山炉曾是实用的生器,在它的表面,上演了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情景。这件博山炉高约26厘米,炉盖被制作成群峰耸峙的高崖巨岭,炉座上伸出的乱石和飞云与炉盖造型相呼应,令全器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巧妙地隐藏了燃烧香料的空腔。炉体下方的虬龙起到支撑作用,也暗示了观者眼前所见并非寻常山峰,而是漂浮在海面之上的仙岛。金错云纹缠绕着博山炉,线条层叠而流畅,有意营造了海浪涌动的错觉。
匠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小小的香炉修饰成一方神秘的天地。在山顶的石头上,山腰的沟壑边,山麓的云烟里,猿猴、猛兽、野猪和猎人的身影竟然有些不起眼,需要迫近观察,才能从石头中辨别出来。环顾炉盖,仙人的形象没有出场,但是祥瑞气氛已流露无遗。有时候,云烟缥缈之间的山石似乎也运动起来,变得影影绰绰,不再清晰……这是烟幕缭绕起来后的动态景象。此时,博山炉不再是香炉,而是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的超凡场域——缩微的海上仙山。
满城汉墓发现于1968年,一、二号墓的主人被确定为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刘胜死后的两千余年,共有四件铜熏炉在山岩内陪伴着他,一件在前室,三件在后室。与其他几件造型简约的熏炉不同,深藏后室侧间角落的博山炉精工细作,卓尔不群。由于这间墓室象征着地下王国的浴间,我们推测金错博山炉有可能原本与医疗有关。“升降随长烟,飘摇戏九垓”,在炉香与雾气之间,中山王是否像他的兄弟汉武帝刘彻一样时常梦想着登仙?
中山王后窦绾墓总计出土了三件青铜熏炉,其中两件为豆形熏炉。第三件熏炉属于博山炉的另一种常见类型。这件香炉下有承盘,在底座处塑造了跨骑神兽的人物,炉盖刻画了两层透空物象。石崖之间,闪现着虎、熊、羊、人物、牛车和怪兽,虎嗜羊的图式透露出草原艺术风格。千变万化的博山炉器身普遍较为矮小,在席地居坐的汉代,它们适合放置在私人活动空间。大概,汉代的天子和王侯都习惯于卧看帐内案前亦真亦幻的云崖海岛吧!
早在博山炉出现之前,熏香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除了佩戴草叶之外,焚烧香草也是华夏先民洁身净室、辟除邪魅的惯用手段。随着域外香料的输入,熏香行为越来越盛行,香炉形式更是潜移默化发生着改变。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博山炉时代集中于武帝朝,足见开创“丝绸之路”的汉武帝在中国香炉的发展史上留下的印记。陕西兴平茂陵陪葬区出土的鎏金银竹节铜博山炉曾在未央宫寝殿使用,器身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的铭文,也许属于最早问世的博山炉作品。
魏晋以后,一些状写博山炉的文字流传了下来。《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夸张地描述了博山炉的视觉动势。《咏博山炉》诗云:“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记述了博山炉烟气升腾时的迷人情境,且带有附会的成分。两段文献各自从形式和寓意方面替汉代人讲述了博山炉的奥秘。自从西汉中期博山炉被创造出来之后,这类曼妙的器形迅速流传。起初,铜博山炉只在皇室成员之间传播,而后很快为各个阶层的艺术家共享,博山图式被广泛仿制,材质也扩大到陶和石。“请说铜香炉,崔巍象南山”,东汉以后道教兴起,民众对西王母和昆仑山的崇拜也日益高涨,人们纷纷将对长生之境的神往寄托在日常所见的器物上。博山炉的风靡甚至影响到了佛教,在南北朝石窟寺和造像碑的浮雕中,比比皆见山形香炉。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