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前夕,为铭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激励全国人民热爱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人民英雄,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建筑设计如何才能达到周总理批示的“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建碑目的?北京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宗泽介绍,当时来自全国的200多份设计方案汇集到京,有亭、台、堂、碑等多种形式,有单独、群像的雕塑,有高耸的塔形,也有低矮的园林。经过几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歌颂人民英雄的崇高事业、伟大功勋,纪念碑应该高而挺拔。平铺地面式的方案先被否决,巨雕塑像式和碑、塔的形式成了建筑形式争论的中心。
那段时间,天安门广场摆放着3个按1/5比例做成的大模型:一个是高耸的矩形立柱模型;另一个是建有亭子、游人可登碑顶瞭望的模型;还有一个是将台座提高,做成有3个门洞的红墙台座模型。同时还陈列了有坡顶及有群雕像的两个较小的模型,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这些模型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提建议,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氛围。
1952年5月,北京市政府成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综合各界不同意见,设计几经反复,副主任委员、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与建筑设计组最终提交了将碑座提高,内设陈列室可进入,碑身呈矩形,碑顶为四坡顶的方案。方案模型在政协展览征求意见后,设计方案经批准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工。
开工后,全国人民仍十分关注纪念碑的兴建,不断有人提出改进意见。其中“做成实体碑身更显庄重”的意见得到采纳。根据这个意见,后来取消了大台基陈列室,形成了现在的碑形。
虽已开始施工,但此时浮雕主题和碑顶形式仍未确定。建筑家建议用“建筑顶”,雕刻家则主张用群雕。雕刻家认为“大屋顶”形象古老;但建筑家反对群雕,认为群像在40米的高空,无论远近都看不清楚。
彭真经过认真思考后指示:群像形式容易使主题混淆,用“建筑顶”为好。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顶,便按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
北京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主任费宝岐认为,现在回过头来看,整个碑体既有民族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它不仅表彰了人民英雄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的功绩,而且是一座具有艺术价值的杰作。
碑石 百吨石材7个半月采运抵京
纪念碑由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按照设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要刻在一块长约15米、宽3米、厚约0.6米的整块碑心石上。
为了保证碑心石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意味着这块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吨,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去哪里开采如此巨大的石料?专家经过对全国各大山脉岩石的分析考察,认为青岛崂山最西端山峰浮山大金顶上的石料石质均匀、耐风化,是合适石材。
如何安全取得如此巨大的整体石块,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开采不好,精心选定的石料就报废了。在当地老石工的建议下,施工人员在选定的石料四周挖开4米深槽,再沿着石槽在预定剥离面上凿出若干楔子眼。开采时,由几十人持重锤同时将铁楔子插入预定的剥离线中,按照口令同时锤击。这样,一块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00多吨的碑心石料终于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下来。
经过第一次加工,石料重量减为280吨。搬运下山时经转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后,石料重量减为约103吨。
浮山距离青岛火车站约30公里,沿途多是连绵丘陵。如果从采石场临时修一条重轨铁路直达车站,造价太大。最后施工人员决定用“老办法”——滚杠,就是先在路面上铺设枕木,接着在枕木上摆一排圆木,再把巨石放到圆木上,慢慢挪动大石料。
为了保险起见,工人用鞍山钢铁厂生产的无缝钢管初坯代替圆木。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的牵引下,石料终于一点一点地向山脚滚在青岛车站,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间厚度缩减为87厘米,两端厚度减为79厘米,重量减为94吨。
从1953年10月6日起运,承载着百吨大石料的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北京。沿途曾经过3个道路狭窄的小村庄,需拆除民房5间。村民们听说是建纪念碑的石料通过,不等动员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当时的北京前门西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缓缓驶进车站。10月16日,碑心石运抵天安门广场。经过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吨。整块碑心石从开采到运输抵京历时7个半月,先后有7000多名工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