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中国艺术传统需要新阐释

2018-05-29 10:25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文化艺术瑰宝,由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与善巧的心灵所共同造就,完整保存有自北凉至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佛教石窟艺术,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游览参观。在荒芜的沙漠戈壁中存有这样一处汇集了历代能工巧匠开凿的洞窟,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被眼前精美的壁画、彩塑所震撼的观众,在惊叹之余,或许也会感到有些茫然无措——面对铺天盖地的图像,眼睛该从哪里看起?该如何去欣赏、理解这些图像的确切含义?它们为何出现在这里?描绘了什么?又想传达怎样的信息?有心的观众不禁想要去解开这些千百年来留下的谜题。
通过一般的导游指南,当然并不难获得一些常识性介绍,但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杰出的艺术传统还远远不够。
在历经千年岁月、时光荏苒变迁之后,被封存的敦煌莫高窟保留了从北朝一直到隋、唐、西夏、元的遗迹,成为一座鲜活的历史博物馆,恰好可以弥补传世文物的不足。自1900年被偶然发现,莫高窟进入大众视野,我们才知道,整个中华民族的绘画在色彩、形象、气魄上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面貌,而不仅仅是文人水墨画的传统。这里还保留了大量的彩塑以及宏伟的大型雕塑、石窟建筑,从而开启了世人对于中华民族艺术、历史的重新认知。
无数艺术家前往敦煌,寻求中国古代艺术的源泉。然而,真正想要说清楚其中蕴含的价值却并非易事,毕竟这些深藏在洞窟中的壁画彩塑距离今日已非常遥远,脱离了最初开凿时的历史情境,现代观众除了赞叹之外,很难把握它们与自身的关联。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北京三联书店),正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深入介绍敦煌艺术的新书。
为现代观者与古代匠师搭建沟通平台
与以往偏重于通览概说或图片画册的书籍不同,这本书只集中于莫高窟众多洞窟中的一座。敦煌现有492座石窟保留有壁画及彩塑,254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早期洞窟之一。它建于北魏统一河西以后,建筑布局谨严,雕塑壁画无不显示出既吸收外来因素,又以汉文化传统加以融合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张大千、常书鸿、董希文等艺术家都曾在这座窟中潜心临摹。由于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艺术价值珍贵,这座洞窟很少有机会对公众开放。本书像讲解员一样带领读者走进其中,从细读南北两壁的三铺经典壁画入手,有序地循着窟内空间展开,结合建筑形制以及窟内装饰,对石窟的营建和构思做了整体解读。
作者是敦煌研究院的两位年轻人,他们的日常工作便是在窟中进行对壁研究与临摹,由此也获得更多深入观看与细致体验的机会。他们认为,保存千年的敦煌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只有大的历史线条,没有微观的细节展示,没有研究性的学术阐释,人们对敦煌的印象可能会仅停留于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理解。
“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把敦煌的价值落实在一些具体的经典作品上,让人们看到其中的智慧和生命力。”通过这本书以及一系列原创的数字动画阐释影片,他们希望和更多人分享工作十余年来的实践心得,为现代观者与古代匠师搭建一个沟通的契机。
如何将既往的研究成果与最新的观察体会传递给普通读者,是两位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们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高清壁画图、临摹线描图以及画面示意图,帮助读者欣赏和观看。很多线描都是作者自己绘制的,对于整座洞窟的理解和阐释也是建立在亲身临摹的基础之上,这就使得本书的带入感很强,读起来比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为亲切。后记中这样写道:“北魏与莫高窟是两个遥远得有些让人恍惚的词。如果在某个晴朗的上午开始读这本书,那么无论身处何方,都不妨愉快地想象一下:我们从照在书本上的阳光追溯到亮闪闪的太阳,那太阳有一部分光透过云朵、沙漠的浮尘和白杨树梢,照在敦煌莫高窟的254窟,然后透过石窟的门口与明窗,阳光会将这个大约1500多年前开凿于北魏的佛教石窟照得亮堂堂的,而我们,本书的作者,正在254窟中一边临摹,一边将我们的感受跟大家讲述。”
被岁月耗损的信息,逐渐在作者的线描复原、同类图式比较、解说、推演、点评中收集完整。借助美术工作者的视角,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这些石窟壁画叙事之丰富、布局之复杂、情感之饱满、精神之内化,从而由衷感叹中国古代艺术在魏晋时期,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的成熟与圆融。
激活传统艺术,滋养现代社会
从写作到出版,这本书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2006年,两位作者远赴敦煌,那时他们28岁,刚刚分别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作为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一路读上来的科班学生,他们没有进入大牌的动画制作公司或方兴未艾的艺术市场,也没有成为追求个人艺术的“北漂”,而是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去到远在西北的敦煌研究院,在那里结婚生子,过起充实平静的生活。吸引并促使他们做出这个重大人生决定的,正是研究生一年级考察写生时遇到的敦煌254窟壁画。
对于接受现代美术教育成长起来的他们来说,这座1500多年前的洞窟让他们看到了许多并不熟悉但又富于匠心的艺术语言。在幽暗冷寂的洞窟里,古代无名匠师用了多么大的热情在创造,使画面不再仅仅是佛教教义的简单图解,而是具有了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特质。尽管很多地方已经漫漶不清,但仍然能够以真挚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艺,紧紧抓住现代观者的目光,进而深深地打动人心。
正是这种由艺术带来的震撼使他们决心留在敦煌,并且一直坚持下来,不懈地学习、成长。同样地,他们发现,当风尘仆仆赶来的游客在获得了良好的引导和讲解之后,眼中也会焕发出一种兴奋的光芒,这和当初他们感受到的与已经有些陌生的文化母体重新建立联系之后的激动之情并无二致。在他们看来,敦煌艺术就如同莫高窟前流淌的宕泉河水,是一条能够将沙漠变成绿洲的生命之河,古代画师、研究院的前辈、他们自己以及前来参观的观众,每一个个体都不断汇入这条河流当中,悠久的民族传统才有了源远流长的活力。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会,两位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限定在书斋里。在写作的这十余年间,他们还依据壁画内容制作出了两部原创数字动画阐释影片《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这两部影片既从美术史的角度阐释了敦煌经典壁画的艺术价值,也在动画形象上借鉴了传统造型的手法,以严谨的临摹线图和对原始画面的解读为基础,对其中蕴含的义理加以阐发。影片利用数字媒体的便利优势,打破对已经被经典化的作品的固化认识,对画面设计进行试错,启发观者主动思考,体会古代画师的匠心,广受好评。伴随影片,他们另外又开发了花艺、毛毡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文创体验活动,让观众可以参与创造,在生活中感受和运用敦煌美学。
按照设想,未来254窟将以数字技术和阐释影片、体验式互动相结合的面貌整体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构成一个沉浸式的虚拟洞窟演播环境,以减轻超负荷的客流对实体洞窟造成的压力,起到保护文物和弘扬文化的双重作用。
通过这本书,通过两位年轻作者对敦煌254窟的研究、阐释和推介,我们看到了一个将传统艺术加以激活的很好的个例。公认的经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培养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凝聚剂,经典也需要被后世不断阐释,才能不断焕发生命活力。中华大地还有太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待后人去重新认识,寻求更新颖贴切的观察视角,尝试更多元生动的表现方式。它们并非仅是历史的陈迹,而且还承载着前人的智慧和情感,只有当我们怀抱着探究理解之心来对待,那些最深层的价值才有可能一代代真正传递下去,融入当下的生活,与大众共享,成为滋养现代社会的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