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举办的中原百戏——汉唐宋元戏曲文物特展上,有一块北宋砖雕,上面刻有“丁都赛”字样和一个人像,默默陈列在展柜中。这砖雕虽其貌不扬,但“丁都赛”可大有来头,《东京梦华录》记载,她是北宋著名青年女性杂剧演员,曾在东京的宝津楼上给宋徽宗演过杂剧。 “丁都赛”头戴小帽,脑侧簪有花叶,身着长衫,腰部系有巾帻一条,腰后插有圆扇一把,足下蹬平底靴,双手抱拳于胸前,作打揖状站立。看着这块砖雕,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宝宗回忆说,早在2014年,他在郑州古玩城地摊上发现4块北宋时期砖雕并买下,上面分别是4个演员的名字和肖像,其中就包括这块“丁都赛”。 据他介绍,这4块砖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见于史载的戏曲艺人形象,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成组出现的、有名有姓有演出形态且与文献吻合的戏曲演员形象。在此次的戏曲文物特展上,这些砖雕为古代戏曲演出形态提供了实物证据,补充了文献史料的记载。除了“丁都赛”,其他3块铭文砖雕分别是“杨揔惜”“薛子小”“凹歛儿”,且属于目前仅见的孤品。 以此为契机,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与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合作,有意识地对戏曲文物进行专项抢救与保护,主要集中于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豫北、晋南地区,这都是戏曲的摇篮与故乡。最终整理和收集了1600多件能反映中国戏曲发展脉络的相关文物,取其中120件文物举办了这次特展,包括陶俑、砖雕等类型,从先秦时期孕育戏曲的音乐、舞蹈等因子入手,囊括隋唐发展阶段及宋元成熟阶段,可以对中原乃至中国戏曲文物做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因为我国古代鄙视戏剧与戏曲,大多数剧作如宋代官本和金代院本杂剧仅存名目,十分可惜。”李宝宗表示,“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原地区发现的这些戏曲文物管中窥豹,展览的意义便在于此。” 此外,这批戏曲文物还见证了丝绸之路开通后,沿线国家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文明交流。展出文物中的汉代百戏,如跳刀、顶碗、顶橦、走索、穿狭、喷火、幻术、飞车、吞刀、七圣刀等杂耍艺术,都是从西域或是更远的古罗马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还有从西域传来的箜篌、筚篥、琵琶、拍板、方响、腰鼓、二胡、三弦等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