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党的十八大以来,影视、图书、戏剧、文化遗产,中国文化以不同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好中华。深入、持续、精准,中国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和谐包容的价值观。
常态化、不间断地举办中国演出、展览、艺术节、文体比赛等各类交流活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丰富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提高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目前,中国在欧洲11国、亚洲10国、非洲5国、大洋洲3国等地建立了海外文化中心。到202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将达到50个以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更注重跟当地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借用当地平台展示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郑浩说。 近日,以中国为主导、引进国际制作团队,首个代表中国女孩形象的动漫作品《洛宝贝》走进国际视野。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动漫的迅猛发展,其海外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在电影方面,中外合拍电影模式逐渐发展成熟,中国已同16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借助外国优质资源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中国电影重点探索实践的路径。在电视剧方面,《琅琊榜》《甄嬛传》等国产优秀电视剧在北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非洲等地播出,并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动漫方面,2016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优秀动漫作品也在加快“走出去”。 此外,交响乐、京剧、昆曲等为代表的中国演出不断开启世界巡演,加深国际交流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从引进国外演出,到中外联合打造,文艺演出更为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观众的接受方式。由国家京剧院和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共同打造的实验京剧《浮士德》连续三年在意大利巡演,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今年又来到德国,以国粹之美征服了更多观众。国家大剧院从推出首部歌剧制作《图兰朵》至今,已经完成了57部歌剧制作。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我们不仅向世界经典的表演艺术敞开大门,还要将本土表演艺术推向世界,让代表中国文化的原创产品行销世界。 5年来,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再到“自主驰骋,扬帆远航”,中国文化主动出击,在国际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围绕“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配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文化的独特作用和魅力正在日益显现。在已建成的30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到了11个,为文化“一带一路”搭建了桥梁和平台。中国电影正在打造中美、中俄、中英、中法、中加、中澳、中新、中日、中国—东盟十国、中国—中东欧十六国等十大品牌电影节,不断拓展中国电影的国际发展空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古泉州(刺桐)史迹、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中国考古承担了多个跨国考古项目,更注重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沟通,为世界考古发掘做出更多贡献。 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文化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动文明互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