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政府获悉,近年当地凭借八音会、鼓书说唱、响铜乐器制作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以响铜乐器生产及销售、书画根雕麦杆画制作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据统计,该县的文化产业年收入高达数千万元,其中,靠鼓书说唱即可年入900万。
长子县素称“曲艺之乡”,曲种繁多,源远流长。2011年,作为山西传统说唱艺术之一,长子鼓书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节目有民众耳熟能详的《包公案》、《回龙传》、《白玉楼》、《小二黑结婚》、《烈火金钢》等。
长子县凭借八音会、鼓书说唱、响铜乐器制作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渐成规模。资料图
随着山西对文化产业的重视,长子鼓书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演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赴北京、太原等地参加重大演出。他们常年走村串乡演出,较好的曲艺队年收入在40万元以上,全县鼓书说唱年收入可达900多万元。为确保长子曲艺后继有人,当地创办了戏曲艺术学校,专门开设曲艺班,还对新成立的长子鼓书等曲艺团体,给予资金补贴。
除鼓书说唱,长子县的八音会也远近闻名。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旋、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据当地人介绍,以前,长子县的399个行政村,村村可以组织起八音会,现在也有120多支。一支好的八音会队伍由几十人组成,年收入可达60多万元,长子县年总收入预计上千万元。特别是南漳镇西南呈村,共有500多人从事文化产业,有男子八音会、女子八音会、男子锣鼓队、女子锣鼓队、女子军乐队、秧歌队等多支表演队伍,他们一年四季活跃在城乡之间。
此外,集中在南漳镇西南呈村的响铜乐器制作,已有600多年历史,制作品种包括虎音锣、中音锣、大战鼓、小战鼓、腰鼓、威风鼓等20多个,工艺先进、质量上乘,深受市场欢迎。据统计,长子县响铜乐器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
依靠上述文化资源,近年,长子县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深挖历史文化底蕴,有效整合现有文物文化、自然风光、农业观光等资源,在旅游业中融入文化元素,把神话故事、长子鼓书、长子八音会、长子美食等元素融合进去,形成文化与旅游自然天成的一体性产业。
当地官方表示,未来将策划和举办大型节庆、纪念等活动,通过参加全国全省旅游展会、设立免费旅游日等,扩大影响力,既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又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进一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