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15日9时,谱写过《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著名音乐艺术家、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朱践耳走了。 上世纪60年代,朱践耳谱曲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影响了几代人,是20世纪中国音乐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朱践耳原名朱荣实,1922年出生,祖籍安徽泾县。年少时自学音乐基础知识,后奔赴解放区,加入文工团,擅长手风琴演奏。新中国成立后,朱践耳先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担任作曲,为多部影片配乐。1955年,朱践耳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进一步掌握了钢琴曲、弦乐合奏、交响曲等创作技巧。 1960年学成归国的朱践耳,根据《雷锋日记》里的一首短诗,谱成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层次丰富、情真意切的作品,经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享誉全国。1975年,上海交响乐团邀请朱践耳担任驻团作曲家。 “他对音乐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和乐团的每一个人。”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朱老的去世是中国音乐界的重大损失,他以大量音乐作品传授给人们音乐知识和技艺,留下可贵的艺术精神。 朱践耳的名字与一系列交响曲、室内乐、合唱等紧密联系在一起。201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他早年创作的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重返舞台演出。这部作品包含《清平乐·六盘山》《西江月·井冈山》《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以及七律诗《长征》等脍炙人口的毛泽东诗词。 此外,朱践耳的作品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交响诗《百年沧桑》、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和琵琶与弦乐四重奏《玉》等在海内外多次公演,为中国原创音乐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朱践耳挚友、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曾告诉记者,朱践耳在音乐创作上不懈耕耘,其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时时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朱老特别善于运用扎实而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使之与西方交响乐技巧融为一体。他坚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交响组曲《黔岭素描》就是他深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次采风后写就的经典作品。”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阎惠昌这样分析朱践耳的作品。 近年来,上海交响乐团多次为朱老举办专题作品音乐会,让中国原创曲目不断绽放光彩。“前不久老人还曾期待上交复排‘天地人和’主题音乐会,并表示想回莫斯科的母校举办音乐会,这些如今都变成了他的‘遗愿’,上海交响乐团将尽全力实现。”周平说。 根据朱践耳先生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举办追悼会,遗体捐献医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