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政上台2周年之际,官方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皆呈现上扬趋势。但连日来,台湾舆论有多篇文章直指数据背后的“真相与风险”。
就5月份台统计主管部门公布第一季度实质月薪已接近6万元新台币,雅虎奇摩专栏“换日线”文章指,长期以来,台湾每人每月经常性薪资都在4万元新台币以下,每年“龟速前进”;这一数字在2018年初“暴冲”到59852万元新台币,“怎么看都不科学”。
该文作者分析认为,第一季度实质月薪的计算将春节前后发放的年终奖金纳入其中,冲高了数字。当局主管部门做出漂亮数据、未正视现况。
台行政当局于4月末公布,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3.04%、高于预期。《风传媒》评论文章《经济转大人?3.04%成长率背后的真相与风险》提到,在投资方面,今年台湾首季衰退1.7%,延续去年的颓势。从官方、公营单位、民间企业三方面投入看,民间投资是表现最差的一环,投资数据多为“公家在撑场面”。
在厂商有意投资但尚未落实完成的项目里,几乎仅余离岸风电投资,过去为民间投资主力的电子、半导体、生物科技方面均大幅降低。企业对台湾投资环境的前景、供电稳定表达了疑虑。《风传媒》的这篇文章认为,相关情况反映当局“五加二产业创新计划”潜藏风险与问题。
两岸都有学者指出其中问题。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张冠华在2017年末的一场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指出,包括“五加二产业创新计划”“新南向政策”在内,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就是背离台湾经济复苏的实际需求,不断弱化两岸的依存关系。台湾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荣誉教授高长于同一时间段在台北表示,两岸经济整合是大势所趋;降低对大陆经贸的依赖度,治标不治本。
《中国时报》5月21日刊发的评论文章《笑不出来的“新南向”》指,过去两年,当局力推的“新南向政策”“离收割还很远”。相反,一心“回避”的大陆市场却给了台湾相对正面的反馈。
数据显示,台湾对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依赖,实际上不减反增。去年前11月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增两成,台当局统计部门预测,2018年对台湾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仍将是对大陆出口贸易(约占台出口贸易总额40%)。
对大陆及香港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让台湾贸易顺差数字由前年的67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787亿美元。
《工商时报》近日社论认为,两年来,大陆除直接招揽台商前往大陆布局、深化合作外,还大力吸引台湾基层民众、青年“登陆”创业、就业;台湾虽仍有一些两岸经贸交流会展,但陆客人数持续走低,陆资落地意愿趋冷。未来两年,不能放任两岸经贸随波逐流。
《联合报》22日社论提到,两岸关系无法妥善处理,使得台湾经济体质变弱,连带影响社会安定;岛内经济发展欠佳,导致大陆的惠台政策更显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