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要奉上一杯茶,死要敬上三炷香。身为人子,这是人性中最大的需求。但是在30多年前的台湾,这却是逾越雷池“通匪”的死罪。
近日,台北一场“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上,从沈阳嫁到台湾的李采恩说:“我特意带着我9岁的儿子来,就是想告诉他,你现在想见姥姥就见姥姥,这是很多前辈用痛苦、呐喊、豁出命争取来的。”
李采恩口中的前辈,是当年数十万名有家归不得的老兵(大陆籍退伍军人),是所有同情、帮助、与老兵站在一起冲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天条”的人们……
想家 撬动两岸坚冰
无论何时何地,说到台湾的老兵探亲,不会错过1987年3月28日、老兵何文德在台北“幸安国小”的那段呐喊:“我,何文德,湖北省房县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不达目的,死不罢休!你要抓、要杀、要活埋,听清楚,动手吧!”
当时在场的杨祖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个时候,不容易啊!”杨祖珺当时所在的《前进》杂志社,成为返乡探亲运动的推手,1987年4月何文德任会长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立,地址就在杂志社内。虽然“我的父母在哪里”是老兵们的集体痛苦,但杨祖珺回忆:“问一句‘老乡,想回家吗’却等同于‘共产党’。我们印了‘想家’的传单,每一份传单都是募款印的,何文德非常珍惜,每张都坚持亲自送到老兵手上,但发传单时被跟监,被打被抢,我们就发动一些热心的年轻人一对一地远远跟着发传单的人,遇到情况赶紧往杂志社打电话报信,我就守在杂志社接电话……”即使这样,何文德还是在彰化的“荣民之家”被痛打出门。有影像存证,何文德在台北的街头,衬衫上喷着“想家”的大字,问声:“老乡,你想家吗?”递上传单并一鞠躬。
事隔30年,在台北重读杨祖珺提供的当年的传单,瞬间触到那时的悲愤和乡愁: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想回家,怎么办?你想念父母吗?回家的时候到了!最脆弱的情感凝聚成最坚强的力量,战胜恐惧与强权。
当台北街头有越来越多的人穿上“想家”的衬衫;当1987年的母亲节,热闹的孙中山纪念馆广场,牵着幼儿的年轻母亲和穿着“想家”衬衫的半百儿子站成两排相对,无言展示母子分离之痛;当这些“老儿子们”一起合唱: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想家”两字撬动了两岸坚冰——
1987年10月15日,时任台湾内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吴伯雄代表台湾当局宣布: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外,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以内亲属的,可以申请赴大陆探亲。
回家 推动两岸新局
有什么能抵挡亲情的力量?30年前的11月2日,台北开办回大陆探亲手续首日,凌晨起就排起了长队。记者询问一位当年队伍中的老人:“已经开放了,可以等啊,为什么要连夜去排队?”他有点生气地答:“等不及了啊!我都50多岁了,我爹娘还在吗?早回去半天都可能见得上一面。”
1988年1月14日,杨祖珺陪同第一个探亲团——台湾返乡探亲团踏上回家之路。她在纪念会发言时谈到了“老小儿的暗夜啜泣”,即转道香港时,他们住在廉价的不隔音的旅社,夜半时分听着彼此的啜泣声难以入眠。
人潮冲击着“三不”的闸门。11月2日办理申请探亲的首个工作日,1300多人办理了手续,半年内,申请人数达到14万人。“回家”突破禁忌,打消因历史和隔绝造成的恐惧敌对,创造了两岸全面交流的机会——1988年2月1日,台湾当局放宽赴大陆探亲次数;1988年7月,放宽探亲者的身份限制;此后,允许通过民间团体与大陆通信,允许间接购买大陆原料,允许在海外与大陆留学生接触,允许经审查的大陆出版品入台……
1990年和1991年,海基会、海协会相继成立;1992年两会在香港会谈后达成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跨出两岸高层人士接触商谈的第一步;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时隔60年的首次握手;2008年,两岸实现历史性的“三通”——海、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2011年,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攻读学位;2015年7月,大陆对台湾民众免签注;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会面,确立了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回望1979年大陆对“三通”的呼吁,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作家蓝博洲说:“现在已经是‘四通’,多了通婚。”同时他也说:“两岸多风雨。”李采恩以亲身经历讲述“风雨”的感受:“2007年我结婚后初到台湾,一下飞机就被带到了面谈室,看到警官和摄影机,问了我各种问题,包括婆婆家的电话号码、婚宴摆了几桌,我真的说不上来,我长这么大没被警察问过话,紧张得要哭了。”“面谈”、“三限六不”,这都是针对大陆配偶和大陆学生的特殊条款,歧视与敌意如影随形。打破隔绝的交流合作的两岸关系中,新的障碍丛生,新的坎坷不断。
一家 尚待情感回归
杨祖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为推动返乡探亲奋斗的很多名字,其中包括学者王晓波。“他是我们的文宣,帮我们写传单。在讨论探亲团返乡时,王晓波建议去祭黄陵。回家不仅是探亲,也是寻根,回到精神的家乡。我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就去祭了黄陵。祭文是王晓波写的。”
于30年后读这篇祭文:“大劫未了,太平难期;愿我先祖,佑我华胄;同室止戈,永弃相残;再结同心,光大中华。”感觉于今更切中时弊。30年前,台湾社会各界对老兵付出了同情与关怀。杨祖珺在述说往事中说道:“我们之所以在1986年、1987年推动开放老兵探亲,是因为有钱有势的那时已经通过香港、美国与家人联系或见面了,只有最基层的老兵没有钱、没有门路,最无助。即使开放了,我们要组团回去,也凑不出旅费。我就电话打给张艾嘉(知名影星),说明情况,她说‘好’,就赞助了我们返乡团的机票。这件事过去我一直没有讲。在推动返乡的过程中,很多人像张艾嘉一样,只要遇到需要帮忙的人,都会出手支援。”
可是,去年高雄的公园里,名叫洪素珠的女子却追着一名老兵辱骂:“不要脸,中国难民!”近日,台湾某报报尾刊出几行字的《荣民心声》:我们的遗产有眷村和牛肉面/现在我们是歧视和讪笑的完美目标/我们正在孤寂和疏离中老去消失……老兵凋零,血缘和文化的乡愁变成了“政治不正确”,扭曲了人性和价值观,恶于强权。
对此,台湾《远望》杂志社社长林金源在近日台北一场研讨会上指出,上世纪80年代起,在反对国民党的思潮里,“台独”政治势力把过去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中国”改造为“告别中国”,“不想当中国人了”,台湾人“反中”的心理是被误导出来的。新党文宣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明正指出,“台独”为了建构自己的合理性,编造了太多的历史谎言。
返乡探亲30年,时至今日,部分精神和情感的“回家”尚在路上,道阻且长。但正如30年前禁令挡不住亲情,30年后妄行也挡不住大势所趋。两岸一家,中华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