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发展变化很快,新形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希望大家不论是在校期间还是进入职场后除了认真低头做事,更要抬头看路。”国美控股集团培训发展中心的台湾籍培训主管陈郁宏的一番话,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10月14日,以“职场规划分享”为主题的民革中央第十次“台青之友”沙龙在北京举办,多位“登陆”台青向在校台湾学生尤其有意在大陆就业者介绍经验、提供方向。 分享心得让“后辈”少走弯路 陈郁宏早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在大陆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已有多年,“我希望分享我的经验,给在校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有更多参考,希望他们少走弯路”。 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介绍,当初因喜欢古都文化而选择来北京工作,但初来乍到的体验与想象中不太相同,一时很难适应。究其原因,郑博宇认为,前期的资讯不对称导致台青“登陆”后无法习惯新环境。“所以希望在此分享心得,让大家了解更多大陆就业、创业的情况。” 除了已进入职场的台湾青年代表,来自大陆的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委员姚亚苏专门为现场台青做了一场职场规划的辅导。“找工作一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知道心仪企业和岗位的情况;‘知己’,则是了解自己的目标和能力。”同时她还指出,学生在校期间最好要利用寒暑假做一些实习,了解职场对用人的需求。 拓宽渠道让信息更畅通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台湾青年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特点。”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理事长、北京华灿工场合伙人兼总经理李伟国认为,两岸之间应建立“双向”交流平台,不仅要帮助台青登陆创业,也要让大陆的创业者、企业家到台湾介绍行业前沿内容和发展经验。 台湾学生拉那·卡巴表示,对“台青之友”沙龙分享的职场规划经验很受用,前辈讲述的个人感悟也让自己有所思考。未来希望类似的活动和实习、求职的机会能够更多。 为了方便台青在大陆的实习、就业、创业,民革中央于2016年11月成立“两岸青年创新大联盟”。该联盟近一年来已打造3个平台,即信息平台,设有专为台青联系世界五百强企业实习、就业的办公室;经济平台,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文化产业、教育培训、智能硬件和生物健康六大方面搭建两岸合作渠道;文化平台,通过组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两岸青年群体相互认识、了解。 让台青更有“主人翁意识” “台青之友”沙龙于2014年由民革中央创办,目前已举办10次,参与人士累计300多名,每次都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台籍学生及部分已工作的台籍青年才俊参与。 沙龙先后就“两岸青年情感沟通”“台湾青年在大陆学生生活状况”“两岸青年文创产业合作”“两岸社会融合的途径与方式”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为台生们答疑解惑。 “目前,我们也在探索将这一沙龙建设成民革涉台参政议政的平台,直接吸纳台湾青年的真知灼见。有部分议题甚至会请他们直接参与起草提案,使台湾青年以更强主人翁意识为大陆发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联络部部长李霭君接受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