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冲锋在前 “凤凰”振翅

2018-06-25 09:23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时光荏苒,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不忘初心绘蓝图,筑梦当代立新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同心共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担当有作为,在全社会形成榜样引领、见贤思齐、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时代风尚,成就了繁荣昌盛的今日中国。
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介绍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从北京南城上空俯瞰大地,一只由钢铁骨架构筑的“凤凰”振翅欲飞——这就是将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北京新机场。
结构复杂、工程浩大、工期紧张……面对诸多难题,承揽航站楼核心区工程建设任务的北京城建集团“共产党员突击队”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把北京新机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精品工程。”
在共产党员突击队的带领下,项目参战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相继攻克了诸多施工难题,圆满冲刺完成了2017年底航站楼功能性封顶封围的目标,“凤凰展翅”的设计已初露真容。预计2019年北京新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扎哈曲线”施工精度达到毫米级
阳光灿烂,北京新机场高低起伏的屋面如同连绵的山丘、翻滚的波浪,令每个观者难掩激动——这便是举世闻名的“扎哈曲线”设计。
然而,在现实中,用坚硬的钢材编织出优美的自由曲面绝非易事。新机场航站楼核心区屋盖为世界最大的不规则自由曲面空间网架钢结构,屋面网架重量超过3万吨,相当于大半个鸟巢钢结构的重量。而它却仅以8根C型柱为主要支撑,C型柱形成的空间甚至能放下整个“水立方”。
面对如此大面积的屋面网架、如此大规模的组件、如此高难度的支撑,该如何进行安装?如何保证安装精度?新机场主航站楼的钢结构施工,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科技攻关,党员冲锋在前。第一党员突击队队长、新机场航站楼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段先军,带领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多次邀请国内钢结构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了“分区施工,分区卸载,总体合龙”的原则,对不同分区、部位采用吊装、滑移、提升等多种方法,特别是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最终提升精度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19万余米焊缝长度的现场焊缝探伤一次合格率高达100%。”段先军介绍。
在共产党员突击队的引领下,航站楼核心区施工团队先后攻克了超大超宽混凝土底板施工、超大面积材料水平运输、航站楼轨道层减隔震施工、超大曲面钢网架安装和提升、不规则屋面安装等世界级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机场建设空白。
打赢完美的封顶封围收官战
去年11月上旬,距离新机场航站楼封顶封围的节点仅剩50余天。但整个屋面工程的进度却仍不乐观:气泡窗玻璃安装仅完成5%,金属屋面系统还未完成第四道工序。当时,已进入北方冬季,寒风凛冽。绝大多数人认为,年底封顶封围是天方夜谭。
“‘封顶封围’目标决不能动摇,没有退路,必须实现。”党员突击队队员刘汉朝动情地说,“我们要用一颗对党忠诚的心去兑现这誓言!”当年,北京新机场工程开工后,只一个电话通知,刘汉朝就火速赶到工程现场。像刘汉朝一样,北京城建集团参加新机场航站楼建设的共产党员从2015年航站楼开工至今,每天都在拼搏。
为了确保节点目标的实现,各个突击队负责人签下“军令状”,主航站楼屋面的6个区被划分为116个流水段,每个区指定一名总包的生产系统领导进行管理协调,每个流水段都有总包的管理人员进行生产、质量、安全查验。各专业分包下的劳务队纳入直接管理范畴,搭建起最扁平化的管理架构。项目每隔一天就开一次大范围的协调会。各专业分包中碰到的难题,会上一一协调解决,并对这两天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严格奖惩。
项目团队在去年年底,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经过3个月昼夜奋战,提前两天完成18万平方米、多达13道工序的双曲面金属屋面施工,共安装完成立面超大玻璃4500块,屋顶采光顶异形玻璃8100块,顺利实现封顶封围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