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有点儿“砖头精神”

2018-04-12 09:42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当前,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许多人面临着单位变化、岗位变动、职务调整。顺应改革大势,大多数人都欣然听令于部署安排,但也有一些人一时在思想上转不过弯来,感到有点困惑、迷茫,甚至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如何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工作,打消顾虑,就很重要。
1938年,因部队缩编,组织上决定把李先念从军级降为营级,调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谭政找李先念谈话,李先念毫不犹豫回答“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脍炙人口的口号:“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正是这种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的“砖头精神”,让我们党成为一个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坚强战斗集体。在机构改革的关键时刻,置身事中的党员干部,正应该发扬这种“砖头精神”。
发扬“砖头精神”,是检验“四个意识”的一块试金石。现在,有的干部在表态时大而化之地空谈“四个意识”,一旦涉及个人利益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个人进退留转,口头上“讲奉献、讲觉悟、讲大局”,暗地里“讲条件、讲待遇、讲价钱”,这恰恰是“四个意识”不强的典型表现。机构改革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思想境界的重大考验。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应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一块“革命的砖头”。
发扬“砖头精神”,要有“做点工作”的正确心态。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时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机构改革大幅度削减了领导职数,如果持“做官”的心态,没有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就会感到失落、失望、失意;如果持“做点工作”的心态,那么不管机构怎么改,事业总是要有人来干,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为党工作,都能发挥作用。
发扬“砖头精神”彰显的是人生大格局。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生中经历几场变革是增加阅历、经受磨砺的宝贵机遇。在变革关头,处处盘算自己的“小九九”,“挑肥拣瘦”“讨价还价”,甚至“闹情绪”“撂挑子”,折射的是人生的小格局。发扬“砖头精神”,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体现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担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恬然淡定,反映的则是人生的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机构改革大潮中,党员干部发扬“砖头精神”,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纪律不松垮,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接受组织的调遣,就一定能在新的岗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