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就太平洋证券2017年业绩的问询函,再次将券商新三板业务置于聚光灯下。“2017年,太平洋证券净利润同比减少83%。新三板做市业务是公司业绩大幅偏离行业均值的因素吗?这块业务的风险有多少?”这是上交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2018年以来外界对券商新三板业务议论最多的话题。
在全景扫描43份主板上市及新三板挂牌券商年报后,上证报发现,券商确实在收缩新三板业务,有些调整还很大,对于未来的布局,专注“精品”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但各家券商的打法又有所不同。
太平洋新三板业务被问询惹关注
对于太平洋证券2017年业绩的问询函,上交所从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新三板业务等六大方面进行了询问。
新三板市场做市指数持续下跌,不少做市股票甚至跌破净资产价格,如果单看个股,一些做市商浮亏确实不小。因此,上交所问询函指出:“请公司补充披露,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股票的类别中,新三板做市的股票占比,其价值波动情况,及其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同时,问询函还进一步要求太平洋证券预期该业务产生的风险,以及对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影响。
是新三板做市业务拖了太平洋证券的“后腿”吗?4月13日,太平洋证券给出了详细答案:公司预计该业务未来对公司经营和业绩的影响将非常有限,不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太平洋证券表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持有的新三板做市股市值约2.5亿元,其成本为2.4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45.57万元。也就是说,按照公允价值计算,新三板做市业务没有给公司带来亏损。
太平洋证券进一步分析表示,2.5亿元的做市业务股票资产中,约1亿元的股票为拟IPO储备项目,该类股票市场认可度较高,且大部分处于停牌阶段或IPO辅导阶段,其公允价值预计不会发生减值变动。此外,公司做市业务投资较为分散,单笔投资额度较小,且持仓项目较为优质,预计未来出现市值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收缩战线是主旋律
从主板上市券商和新三板挂牌券商的年报总体情况看,新三板业务并没有给券商带来大幅亏损,券商主动“收缩战线”或是重要原因。
东方证券在年报中称:“2017年,新三板做市指数累计下跌了10.65%。在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继续贯彻全产业链服务的精品做市策略,围绕‘去库存、调结构、建设核心投研能力’三大主题,加强对存量做市股票的投后管理,进一步优化股票投资组合;对于增量做市股票更加精挑细选,更加重视企业成长潜力、行业空间、业务规模及估值的安全边际。”
相关公告显示,2016年东方证券为140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2017年这一数据减少至84家。
招商证券在2017年年报中称,新三板做市业务方面,公司清除基本面差、风险大的项目,并在控制整体规模的情况下,调整持仓,提高现有股票的周转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深度耕耘新三板的越秀金控在年报中称,公司对做市存量股票进行了全面梳理,全年主动退出做市项目71家。
不过,弱市行情下,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2015年第一创业只为6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2016年这一数据增至78家,2017年进一步跃升至143家,公司全年做市服务总成交金额约6.4亿元,做市企业数量排名从2016年末的第40名上升至第27名。在2017年11月23日发布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第一创业表示:“公司看好未来新三板业务的发展,并将新三板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坚持实施‘做精品项目’的新三板业务策略,稳健推进新三板业务。”
寻找并专注精品
“精品”,是43份券商年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不过,各家券商的打法又有所不同。
比如,华安证券表示,公司新三板做市业务按照“适度参与,精选项目”的经营策略,加强投前调查和投后管理。
有的券商更关注业务协同。光大证券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业务协同,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优质项目储备池的优势,注重后端收益,继续挖掘培育新三板转板项目、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融资承销收入及持续督导等后端机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2017年,光大证券通过新三板推荐挂牌财务顾问业务,实现收入9777.53万元。
有些券商更认可新三板业务中“人才”的重要性。方正证券表示,2018年,公司将继续引进高端人才,提高团队素质,全方位提高业务综合服务能力及盈利能力。
中国银河等券商则表达了浓浓的观望情绪。中国银河表示,新三板业务是其投资银行业务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公司并没有完全放弃新三板业务。中国银河年报称:“2018年新三板市场有可能出现基础性改革契机,公司将在密切关注、控制项目质量前提下,为挂牌项目主体提供更优服务,有步骤推动公司新三板业务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