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书写奋斗新篇章 建功立业新时代

2018-08-09 09:15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我想着青藏铁路,党中央想着我”“这不仅是我30多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次休假,更是与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顶尖院士专家难得的交流机会”……专家们来到北戴河,凭海临风,极目远眺,心中无限感慨。
8月3日至8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2位专家来到北戴河进行暑期休假。自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邀请18批共计1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休假活动。本次受邀休假专家都是各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专业涵盖载人航天、青藏铁路、高分卫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农业技术等,与核心技术相关、与民生福祉相连。
海浪击打礁石,碰撞思想火花。“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尽快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北戴河的辽阔,激发出休假专家更昂扬的激情、更活跃的思想。专家们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科技创新时不我待,民生福祉需要持续增进,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攻坚克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一个农村娃能走进科学殿堂,成为院士,对党和国家的培养一直心存感激。”瞿金平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生,1977年考入华南工学院,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从事的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坚持自主创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近,中组部、中宣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并对活动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时强调,广大专家人才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强烈的爱国心、坚定的报国志……“爱国奋斗”沉甸甸四个字,在休假专家中产生强烈共鸣。
爱国奋斗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铭江在新疆水利工程一线工作了36年,夏天顶着沙漠地表70多摄氏度的高温,冬天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步一步丈量调水路线。“我们为克拉玛依这座‘没有水、没有草,鸟儿也不飞’的油城引来了生命之水,再苦再累都值得。”他表示,将坚守在新疆水利事业第一线,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爱国奋斗,同样体现在提携后学、培养人才上。8月5日早7时不到,赶在集体活动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林东昕打开电脑仔细修改博士生的论文。“年轻人经验少,就得靠我们多指导。年轻一代是创新的未来。做导师就得有甘为人梯的精神,我给学生定的目标是超越我。”如今,林东昕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有“80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及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博导。
常年奔走在雷达测试一线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吴剑旗认为,当导师既要给年轻人搭平台,也要言传身教,处处作表率,“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应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奋斗精神。”吴剑旗和学生们经常在条件艰苦的雷达阵地开展研究试验工作,勘察地形、翻山越岭、甚至爬天线塔,吴剑旗总冲在最前面,“是共产党员,就要‘跟我上’!”
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中航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欧阳绍修研制的空警200预警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大展雄姿,被誉为“争气机”。“科技人员一定要有民族责任心,敢于担当,比起老一辈科学家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苦岁月,我们现在的科研条件已经好太多了,没有理由不多作贡献。”他语气坚定地表示,“我们就得争口气,再苦再累都得研制出更多‘争气’的创新成果,不负伟大的新时代。”他的话道出了专家们的共同心声。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在“卡脖子”处下大功夫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必须扛起自主创新的重任。休假期间,身心放松的同时,专家们也一直在思考讨论“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实现自主可控”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坦言,“现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形势逼人,挑战逼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爱国奋斗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作为学科带头人,应当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尽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想突破,不能一味模仿,如果总跟在别人后头,意味着别人一更新,你就得落后,始终无法超越。”瞿金平院士在科学研究上喜欢另辟蹊径,不迷信国外技术,曾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高分子材料振动剪切流变和体积拉伸流变加工成型方法及原理,使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结合自身经历谈道,“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得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优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听了黄庆学、瞿金平的讨论,以“镁要为中国制造业减重”为目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国家镁铝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建议,“我们必须强化合作,特别是自身领域研究遇到瓶颈时,协同创新,扩宽视角,早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从事月球车及空间折展机构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邓宗全认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能搞运动式,更不能漫天撒花;基础研究犹如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
……
讨论在持续,认识在深化。目标明确,更需坚定前行。来自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研究的专家达成共识:有了方向,就得“憋着一股劲儿,围绕目标潜心研究”。
牢记责任使命,勇攀科技高峰。“当前,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满怀责任感、紧迫感的休假专家表示,将力求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取得更多原创发现,努力实现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这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好政策,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休假专家的共同心声。
以往,心脏室间隔缺损需要开胸做手术,风险很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研究发明了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器械,“从大腿血管输送一个数毫米大小的封堵器,到心脏的缺损处进行微创治疗”,这种方法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欧美国家现在用的也是我们的器械。”他透露,他们团队最近在研究控制高血压的设备,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希望能更好地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
集成电路是“工业粮食”,科技要强,IC必须强,绝不能受制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如认为,科研人员应研究各领域发展中存在的实际瓶颈问题,根据国家需求攻坚克难,避免好看不好用的选题。
粮食安全责任事关重大。广西农科院院长邓国富从事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已32年,他首创的丝苗型优质化育种策略,实现了华南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突破,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决我国航天电子器件急需产品的“有无”问题,致力于我国特殊领域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分析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实现不同地域水资源再分配;让油料作物育种先后实现多抗、高油和多产三次跨越;建立全球首个青稞全基因图谱……专家们并不满足于以往的成就,他们的视线已投向更新、更远的目标。
海风习习沁人心脾,波涛声声催人奋进。“这是一个爱国奋斗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新时代。”只争朝夕,是专家一致的感受;矢志创新,是专家共同的目标。他们表示,将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把个人价值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