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18-01-09 09:25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获奖是莫大的鼓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人有责,我会继续为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
王泽山
让火炸药世界领先
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走上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精神依然矍铄。
他60多年来专注于研究火炸药,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与技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我国火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
“关于火炸药,需要加深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行业里的人尊称王泽山为“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
黑火药是现代火炸药的始祖,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王泽山通过现代技术,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效能、工艺方面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
王泽山出生时,家乡东北已被日军占领,他从小就将“强国方能御侮”的道理铭记于心。1954年,19岁的王泽山怀揣着强国梦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选择专业时,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大冷门”——火炸药专业。不少考生嫌弃这个专业过于基础、枯燥和危险,王泽山却毫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而火炸药领域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从那时起,火炸药研究就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历经数十年钻研,王泽山在含能材料工程领域获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火炸药学科带头人。
上世纪80年代,他首创了火炸药资源化系列再利用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我国火炸药领域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该技术获得199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泽山通过研究发射药燃烧的补偿理论,发明了低温感含能材料,并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该技术获得199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彼时,成为“双冠王”的王泽山已经61岁了。“别人都劝我功成身退,但我的生活早就跟科研分不开了。”王泽山说,“每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激励和召唤。关于火炸药,我们需要加深的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的20年里,王泽山利用自己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依照他独创的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方案,火炮用一种装填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远程火炮的打击能力。从此,我国火炮的射程提高20%以上,或最大发射过载降低25%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该项技术获得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秘诀是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
人人都好奇,王泽山为什么总能创新?
“我的秘诀,就是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王泽山将这个“科学”概括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做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精神。”王泽山说,除了为国担当的高度责任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还要敢于超越、精益求精。
“科学态度就是科研上不使巧劲,不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还要能坚持,遇到困难绝不动摇。”王泽山说,有一些很“聪明”的同事,经常提出一些新的、似乎有价值的观点,经常在研究高峰期间,突然提出更“动人”的见解和新的方向——他们“立志”快、转变快,结果往往一场空。
关于科学方法,王泽山有一番独特的心得。王泽山说,他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
其次,王泽山看重“求本”(追求本质)的思维方法,即注意在众多方面因素中,找到事物的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孙金华说,王泽山带领学生做研究时,反复叮嘱他们不能流于表面。对于在实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他都会亲自核对、仔细分析,不会忽略、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变化。
王泽山还强调,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过和思考过后,一方面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是对问题的理解也愈加集中和深入了。”王泽山说,“为什么”之后,过程往往还没完结,这时还要问“它还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比它还好?”“怎么做才能比它还好?”在“为什么”的基础上,上升到“怎么做”的层次。
“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王老师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他身边的人这样说。王泽山家里的灯是最早亮、最晚灭的。只要没有特殊安排,他都会在晚上9点半左右休息,凌晨两三点起来工作。他通常上午9点到办公室,和同事、学生商量事情。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下,起来继续工作。
王泽山空闲的时间也都在思考。因为一边思考一边走路,他还闹出过不少进错楼、跑错房间、错乘火车铺位的笑话。有时,他的夫人为他倒好了咖啡,他却因为入神思考而忘记喝掉,夫人不得不把咖啡热了一次又一次。
生活里“争分夺秒”,他却舍得扔大把时间在试验场。即使已经80多岁,王泽山一年还是有近一半时间在试验场。冬天在内蒙古靶场做实验,气温零下几十摄氏度,高速摄像机都“罢工”了,王泽山还和团队一起驻守。他说,这样既是为了能准确收集一手数据,也是为了确保整个实验过程安全有效。
“火炸药研究已融入我的一生,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别的我也做不来。”王泽山说:“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人有责,我会继续为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
“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病毒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侯云德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侯云德是谁?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后,不少人都发出了好奇的一问。
同样的问题,60年前也有人问过。当时,苏联《病毒学杂志》的编辑特意询问:“侯云德是谁?”不怪编辑好奇,这位中国留学生在苏联学习的3年半时间,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更直接越过副博士,被原苏联高等教育部破格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说:“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当是要改变世界,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就是要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病毒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甲流疫苗,打一针就够了”
2008年,侯云德79岁。这一年,他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那时,距离2003年的“非典”疫情已过去5年,侯云德却记忆犹新,“‘非典’来得太突然,我们没有准备,防控体系太薄弱了。传染病防控绝对不能轻视!”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第一次挑战很快来临!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国外死亡上万人。在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38个部门组织的联防联控机制,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
当时,我国仅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侯云德则提出不同观点:“新甲流疫苗,打一针就够了!”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世界卫生组织也根据中国经验修改了“打两针”的建议。
2009年的甲流疫情,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据清华大学第三方系统评估,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
此外,侯云德还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MERS、寨卡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H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侯院士作为这一体系的总师,功不可没。”国家卫计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
“科研成果如果都能变成防控药品该多好”
侯云德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
“中国干扰素”之父是业内不少人对侯云德的尊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瑞士等国的科学家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把干扰素制备成治疗药物,很快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肝炎、肿瘤等疾病的首选药,但价格极为昂贵。
侯云德敏锐地捕捉到基因工程这一新技术,他带领团队历经困难,终于在1982年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α1b 型干扰素,这是国际上独创的国家Ⅰ类新药产品,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的先河。此后,侯云德带领团队又相继研制出1个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γ 干扰素)和6个国家Ⅱ类新药。
侯云德更具前瞻性的,是他没有固守书斋,不仅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更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
“我现在还记得,26年前,侯云德先生指着一抽屉的论文对我说,这些科研成果如果都能通过规模化生产变成传染病防控药品,该有多好啊!”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永庆回忆,那时缺医少药,很多药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高昂。
一年后,在一间地下室里,当时60多岁的侯云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就这样,侯云德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10余家国内企业,上千万患者得到了救治。“那时的干扰素药品100%进口,一个疗程要花两三万元。现在的干扰素90%是国产的,价格大幅下降。”程永庆说。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侯老师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云德的学生、中国医科院病原所所长金奇研究员告诉记者,尽管已是89岁高龄,但侯老师的勤奋,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
“侯老师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送给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参阅。每期都有上万字,两周一期,已经写了200多期。”金奇说。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侯云德是无私的。在做干扰素研究的初期,试剂紧缺,都是他自己从国外背回来的,但其他同事如果有需要,他二话不说就会分享给大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不少人到他的实验室取经,他也乐于分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研究员说,尽管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但侯先生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生病住院,他也从来不跟组织提任何要求,有时输完液已经晚上8点了,还要自己回家做饭吃。”
今年89岁的侯云德,尽管动过两次大手术,但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耄耋之年,他曾赋诗一首以明其志:“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