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5·12汶川地震猝然而至,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十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份伤痛铭记在心中。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此后的每一个5·12,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科技防震减灾也成为大家最关注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万众期待”下,这十年,科技防震减灾有了长足发展。
防震减灾科学体系日益完善
汶川地震对中国的防震减灾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业内人士曾表示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开始下大力气,从各方面来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2018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旨在加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
各地政府也在完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创新。四川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说,我们一直在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新路子。为了这个目标,四川一方面强化政策制度创制,构建联动、高效、规范、有序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在地震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持续推进。他介绍,四川自主研发了涵盖地震预警监测、地震预警信息产生、信息发布、信息接收和应用等环节的全套地震预警技术体系,填补了我国地震预警领域一系列空白。
汶川地震不仅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巨大伤痛,也给从事地震科技研究的科学家们带来巨大冲击。“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汶川地震后的一次学术研讨会,大家都异常沉重。
今年年初,“张衡一号”的发射入轨被认为是我国地震科技领域的“大事”。这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天基平台,它可以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观测数据,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效应,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如果说“张衡一号”是“上天”,那“地下明灯”计划就是“入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颙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推进的“地下明灯”计划,通过人工制造地震“照亮”地球内部,利用主动震源研究地下结构。
不仅如此,对唐山、汶川、玉树等典型强震发生区域进行详细“解剖地震”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地震科技创新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2017年,中国地震局公布最新编制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这项凝聚近百名院士专家心血的工程被认为将全面提升中国地震科技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科技防震减灾深入人心
或许是汶川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冲击太强烈,民众对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发生以及地震发生后如何预警、如何救援等科技问题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增强防震减灾能力,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从2009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要求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这些都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另外条文中还增加了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以及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条款。这些内容让更多人关注和思考防震减灾的话题。一方面人们有需求,另一方面法律有规定。上下结合,让科技防震减灾更加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