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给生活带来了无数便捷,但也平添了不少烦恼。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负责执行的“全国人大数据安全万人调查”结果出炉,显示49.6%的受访者曾遇到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现象,其中18.3%经常遇到;61.2%的受访者在接受网络服务或者网络产品时,遇到过“霸王条款”。 在互联网时代,让渡和分享信息让我们享受着远超从前的便捷。不过在方便与快捷背后,个人信息安全却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手机APP为例,近年来,一些网络运营者大肆搜集、争抢用户个人信息,贻害匪浅。 问题集中在哪?其一,在于过度收集。比如按照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但是否与服务有关,这一点很模糊;也因此,很多商家屡屡打擦边球,对收集用户信息追求多多益善。比如一款打开后可以将手机变成手电筒的APP,竟也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等信息,试问这些信息与照明服务有什么关系?其二,在于霸王条款。比如当用户下载APP时,总会被询问“是否同意服务条款”,很多人并未阅读或者没读懂就点了“同意”按键——其实,对用户而言,看不看、懂不懂都要同意,因为不接受这些条款就无法使用该APP——这种协议实际上是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强迫用户同意的表现。此外,还有隐秘收集,悄悄“偷走”用户通讯录,默默“访问”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严重侵犯用户隐私…… 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不可否认,我国对个人信息在法律层面的保护越来越严格,但现有的相对分散的法律法规,仍难以全面满足个人信息保护的实际需求。因此,不妨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细化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的原则、程序,明确其对收集到的信息的保密和保护义务,不当使用、保护不力应当承担的责任等,让网络运营者无擦边球可打,也让恶意收集信息的软件不敢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强化监管。当前,监管部门对于手机APP频频抽查、公示,但恶意APP仍不少见。在这方面,可以从完善隐私条款入手。手机APP与用户签订的隐私条款,连接着用户、网络服务者和监管部门,可以发挥“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当前很多APP热衷玩猫腻,在条款隐藏收集、窃取用户信息的内容,对此有必要做好隐私条款的监督工作,让“隐私条款不经审核则无法上架”成为必要程序,把无良APP的伎俩扼杀在摇篮里。强化监管,还要在畅通投诉渠道上下功夫。面对多如牛毛的手机APP,监管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不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简化举报流程,让快速核实、严肃处理成为常态,对过度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APP该处罚的处罚,该清理的清理。 当然,对普通用户而言,还要做好“事前防范”。比如不轻易通过网站、链接、二维码等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安装APP时注意勾选权限,对于“访问通讯录”“打开定位服务”等请求高度警惕,用不断增强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APP过度收集信息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