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 谈起唐人街,就会联想到各式各样的中华民族的饮食、刺绣、古玩,以及各种传统佳节里处处张灯结彩的景象。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们聚集在这里,可以感受亲切的乡音,品尝家乡的味道,聊以告慰思乡之情。 唐人街的形成 早期华人移居海外,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在唐人街里一直延续着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唐人街上,一块块汉字标牌,各种风味的中餐厅,以及出售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商店随处可见。到唐人街购物或是用餐,更是能体会到中国式的“人情味”。 各种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也由华侨华人在唐人街上世代延续。在春节,可以看到“中国红”染红唐人街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中国年夜饭。浓郁的年味,恐怕连中国人也不能不为之惊叹、感慨。 对留学生和华侨华人来讲,唐人街延续的是他们精神上的“根”。 出国已久的中国人,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到唐人街买东西、用餐,外国人每逢礼拜天上教堂,中国人则上唐人街。 在外国人眼里,唐人街是“小中国”,它延续的是中华文化。对外国人来说,唐人街是认识中国的第一步。 唐人街“变脸”折射华侨华人社区变迁 曾几何时,各国的唐人街都是一个低档廉价华人商铺云集、“粤语系”包打天下的地方,也是一个华人社团扎堆、“老侨”商家和华裔老人留恋不舍的“老家”。 2000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落地生根,唐人街也在发生变化:高档公寓的兴建、华埠的扩张、非华裔人群的入住以及唐人街社会功能的变化等等,都不禁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在很多国家的唐人街,一幢幢崭新的高级公寓正在拔地而起。唐人街以往一直被认为是中低层人群聚居的生活区,而这些公寓的价格却让人望而兴叹。至此,唐人街的形象开始发生转变。 除了高档公寓的兴建,华埠的变化还体现在其界限的模糊上。各地的唐人街开始有意识地向西面八方扩展。 唐人街到底该不该变化 对这种变化,有人大声叫好,认为很多唐人街实际上从社区面貌到经营管理方式都已嫌老旧,需要更新换代,以适应新时代、新人群的需要;也有人为之怅然若失,感慨“唐人街不再是昔日的唐人街”,甚至“没有了熟悉的气息还算什么华埠”。 海外华人华侨曾在许多国家遭受过歧视,他们中很多人难以在“主流社区”立足,不得不挤在唐人街里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形成了许多老式侨团。唐人街逐渐成为了“老侨”廉价养老,经济实力和适应能力不佳的“新侨”踏足异国他乡托蔽的“风雨亭”,其积极意义应铭刻史册。 但也正因如此,许多唐人街不同程度出现了管理落后、和周边社区脱节、房舍老旧、社区面貌和管理不佳等问题。 随着新一代华人(包括新移民和老移民中的第二代、第三代)语言能力、受教育程度和适应能力的提升,他们不愿再挤在熟悉、亲切,但发展空间狭小、生活舒适度不佳的唐人街。他们选择去更广阔的天地发展,去寻找更多机会和享受更多生活。 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海外华人社区新陈代谢的必然,旧的华埠“空巢”了,更新、更美的“新的唐人街”正在其它地方拔地而起。加拿大大温哥华华人社区近20年的演变,华埠和列治文的此消彼长,就生动说明了这一点。 旧华埠的变化引发了许多人的“思古之情”,但同时也会触发许多现实的矛盾。 在伦敦中国城,当地“老侨”抱怨商铺租金的增加,“传统味道”的减少。 在温哥华华埠,老旧不堪但租金异乎寻常低廉的建筑里租住着数以百计缺乏适应能力、常年不出唐人街的老年华侨华人,而当地政府和愿意投资改造的投资者却千方百计想拆旧楼、盖新楼,让唐人街“焕然一新”——这意味着这些老人家将很可能在市区无立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