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环保 >

探秘石化:把绿色植入发展中

2018-05-28 10:25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上帝创造的物种一定没有化学家创造的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中石化国企开放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5月25日,中石化举办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走进燕山石化,近距离了解化工厂的生产。
一团团浓烟冲向天空,一根根管道排放污水,这是人们对化工厂的固有印象。虽然有高收益,但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当记者走进燕山石化厂区的时候,厂区环境干净整洁,无论是炼油厂还是化工厂都没有废气排出,绿色成为第一印象,一举改变了记者对化工厂的原有印象。
生活无处不化工
石化企业,主体业务是炼油,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煤油都是通过提炼加工原油而得到,没有石化企业,就没有现代交通。但石化企业与日常生活的其他联系,一般人就了解很少了。
在燕山石化展览馆,展出的乙烯产品、合成橡胶产品、合成树脂产品揭示了石化企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参观的过程中,两把椅子进入了记者的视野。一红一灰,背后印有中国石化的字样。“这是‘鸟巢’体育场中的观众座椅,是由燕山石化生产的。”吕大鹏介绍道。座椅的原材料是聚丙烯,是由燕山石化下属的高科公司生产。在第三聚丙烯生产厂区,红色、蓝色的管道交错,这座装置占地68亩,但只有50个工人来操作,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在国内都排在前列,其生产的各种聚丙烯材料也应用广泛。
在展览馆中,还有中国空军赠送的两只轮胎,其中使用的橡胶也是燕山石化生产,被广泛用于国产的战斗机。除此之外,大到航天器、飞机、汽车,小到足球、泡面桶、塑料杯都由化工企业生产的各种原材料加工制作,可以说生活无处不化工。“在海南一座占地几十亩的炼化厂提供的化纤产品,能够抵得上把海南岛全部耕地都种植棉花的产量,有力地帮助民众解决穿衣问题。”吕大鹏说。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化工企业的废水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对于缺水的北京来说这种问题尤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视察燕山石化时曾提出,“污水处理要达成人喝的水平”。
早在本世纪初,燕山石化就达到了这个目标。
2004年,燕山石化建成水净化回用装置,是当时国内第一套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工艺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装置。每小时处理污水1500吨,产出940吨净化水,全年能够处理450多万方水,相当于两个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
参观现场,工作人员邀请参观者来品尝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并且亲自尝试让参观者放心。品尝之后,参观者纷纷感叹,有纯净水的味道。
净化后的工业废水全部进入工厂循环利用,而一部分净化未达到工业用水标准的水则是被排放到牛口峪湿地公园。湿地公园采用的是自然生态修复,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净化之后排入湿地,通过湿地的自然环境修复之后,再排入水库。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污染防治是中国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燕山石化临近北京城区,其污染防治也是重中之重。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燕山石化的厂区中,实时监测厂区中的空气质量情况。环境地图空气质量功能则可实时对设置在厂区中的超级站的空气质量常规六因子进行监测,确保地区空气质量达标。
除此之外,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会实时显示所有环保数据,并且与国家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实时相连,保持全面监控。
页岩气是未来天然气发展的新方向。中石化已经在重庆涪陵地区建成了年产1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基地,能够供应3200个家庭一年的天然气使用。“未来中石化会进一步加大页岩气的研发和开采力度,服务好国家能源结构改革的目标和战略。”吕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