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的娃娃鱼(学名中国大鲵),近些年已大量养殖成功,并允许食用。然而这个“成功”的保护案例可能要被改写了。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北京时间5月22日0时在线发表论文,介绍中外科学家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以前人们认为是一个物种的娃娃鱼,至少有5个物种,而野生娃娃鱼物种在中国已罕见。
这项研究成果是由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及中科院高级访问学者、加拿大动物学家罗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教授领衔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张亚平院士说,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的18个省份。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目前难觅野生种群。中国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2008年,车静、张亚平和罗伯特·墨菲带领的团队开始了对中国大鲵的研究。10年来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到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品(多为皮肤脱落和口腔刮取组织样品),进而对其种群遗传结构做了深入分析。
研究人员首次使用了简化基因组的方法对中国大鲵的野生种群开展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合线粒体基因等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大鲵并非单一物种,而是至少有5个物种(包括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另外,在养殖场种群中还意外发现了两个独特的支系,加上之前记录分布的青藏高原种群,研究人员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高达8个物种。
“现在亟须对现有中国大鲵的保护策略和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车静建议全面开展中国大鲵遗传资源的调研和分析,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对发现的不同物种进行种群大小、遗传多样性、分布地等系统的调查研究,正确认识每一个物种。应调整相应的保护策略和措施,优先保护小种群物种。禁止未经遗传核查的无序放流,以免由于杂交基因混合,进而导致中国大鲵的生物多样性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