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对教育APP实施备案制度,并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备案工作。《意见》明确,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对于学校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近年来,一些学校出现了教育APP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比如,不少学生反映自己被APP“绑架”了,特别是在高校,打热水用一个APP,跑步用一个APP,连WiFi用一个,刷网课用一个,甚至湖南一所高校还曝出“扫码洗澡”的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非常“闹心”。不仅如此,一些教育APP还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亟须规范和引导。
教育APP的出现,的确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但是,学校开发引进教育APP也不能一味地赶时髦,甚至敞开大门让各类教育APP蜂拥而至,无序竞争甚至强制使用。比如,今年3月份,教育部针对该问题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抽取了100所高校,了解教育APP的应用情况。从调研结果看,总体情况是好的,89所高校APP数量都在5个以下。但确实也有少数高校开发引进的APP超过了20个,给师生造成了新的困扰。试“没想到我的脸也可以这么好看,感觉自己就是明星了!”“终于能让我体验一把跟偶像飙戏的感觉了!”近日,一款名为“ZAO”的换脸APP(应用程序)火爆网络,不少网友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自己换脸后的短视频作品。然而,很快有网友质疑“ZAO”的用户协议侵犯用户隐私权、肖像权等,律师也指出用户必须同意条款才能使用软件,这样的用户协议属于霸王条款,是无效的格式条款。9月3日,工信部约谈“ZAO”APP相关负责人,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
从一夜爆红到被约谈整改,“ZAO”APP的遭遇,又一次为网络数据安全问题敲响警钟。已有报道指出,相对于“换脸”技术本身,安全风险更集中于人脸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目前,“刷脸”支付、认证、办事等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生活工作场景中,AI换脸后,用户的面部信息面临被泄露的风险,不仅可能让用户“丢脸”,还有可能让用户丢钱、丢清白、丢信用等。
为什么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如此脆弱?许多用户没想到,只是玩了一个APP,就面临如此严重的信息泄漏风险。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寄望于网民自身提高辨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毕竟全社会媒介素养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那么,行业自律的紧箍咒应该更强,外部监管也应该走在更前,共同堵住漏洞,防患于未然。
技术是中立的,但使用技术的人是有立场的。企业应该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评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自有业务平台被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隐患。监管部门也可以加强APP上架前的审核规范。另外,对于虚假AI信息的识别,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也应该尽快研究开发。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监管手段与方法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和难题,立法者、执法者和相关机构需要共同寻求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破解之道。
当然了,对于AI换脸技术,不能一刀切地看待。在影视、医疗、出行等领域,AI换脸确实能发挥更大正面作用。回过头看,“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换脸APP,将高深的AI换脸技术简化、门槛降低,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乐趣,也满足了网友猎奇、美颜、社交等需求,自然受到用户欢迎。但是,安全总是一失万无。AI换脸好玩,如果丢了信息安全,即使有“爆款”潜质,这样的APP也走不远。想,每天都要与20个APP打交道,不停地登录、输入密码等操作,学生会因此耽误多少时间,消耗多少学习精力?
教育APP作为辅助教学和管理的“新工具”,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教学管理和相关数据统计。可是,教育APP过多过滥了也会成“灾”,带给学生们的将不是学习的愉悦而是烦恼,甚至直接干扰和影响使用教育APP的成效。所以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规范教育APP的使用,是治理教育APP乱象和进一步规范使用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