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0多岁的“新西安人”陈先生,心情很是舒畅。之前,作为拖家带口的山东人,他为户籍几经折腾,先是在北京买房、读研,但未能落户;后来又到西北大学读博士,也是买了房子想落户,但政策所限,未能如愿。考虑到孩子上学的麻烦,陈先生几乎要放弃留在西安时,户籍新政实施。仅仅几天,他就拿到了户口本。
西安市公安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1日实施户籍新政以来,截至目前已新迁入落户64.5万人,相当于一年迁入一座中等城市。
据了解,2005年以来,西安市落户政策一度十年未调整,近5年时间内全市仅增加户籍人口29万人。2015年,陕西省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西安仍是全省唯一的户口壁垒高筑地区。当时,陕西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特别对西安的户籍政策作出规定,提出“要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设置落户积分分值,建立积分落户制度”。
“过高的落户门槛和僵化的管理模式,成为影响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瓶颈问题。”西安市公安局发布的一份文件称。
2017年年初,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不设门槛、不收费、不设复杂审批手续,建立全国最优惠人才落户政策。”西安市公安局随即对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户籍准入政策展开调研,以 “三放四降”为核心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吸引人才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的意见》,并于2017年3月1日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企业设集体户和用人单位资质等相关限制,大幅降低技能人才落户、买房落户、投资落户和社保缴纳年限等准入条件,从而实现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学历落户门槛最低、年龄限制最宽、社保年限最短和工作年限、居住条件“不设限”的“最优落户政策”。
随着全国各地“抢人大战”更加激烈,西安又先后多次降低落户门槛。仅今年以来,户籍门槛一降再降:2月1日实施的户籍新政2.0版,学历放宽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就可办理落户;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凭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身份证就可办理本人及配偶、子女落户。4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发布“优化营商环境24条措施”,其中关于投资纳税落户的政策,将之前的落户惠政由“人才”放宽到了企业普通员工乃至农民工。4月26日,西安市在上海开展的“2018西安硬科技、金融和互联网等重点行业急需紧缺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中宣布,全面开放在西安创业的35岁以下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和企业员工落户西安。5月17日,西安市人社局、财政局发布措施,再度升级人才新政“大礼包”,不仅为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全球人才在西安就业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还最大限度将人才评价权交给社会。
数据显示,户籍新政实施后,到2017年底,西安全市共新迁入落户24.5万人,同比增长335.9%;2018年1月1日以来,市外迁入落户共计40万人。
西安的户籍新政受到了广泛赞誉。不过,新的担忧随之而来:人才人口引进来了,就业、住房、上学、看病、交通等方面配套政策能否跟上?人才能否用得好、人口能否留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