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德清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

2018-01-17 09:49 | 人民网 |
我要分享


到过浙江湖州德清县的人,无不对这里的乡村有着深刻记忆:青山伴秀水,农村变景区,生态河道水青岸绿,乡间小路干净畅通,老房子变成了怀旧风的农家乐,老百姓享受着青山绿水下的生态福利……隐藏于山水之间的美丽乡村正在成为德清新的名片。
把改革“盆景”连成风景
德清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敖煜新介绍,德清作为拥有58项省级以上试点的改革大县,近年来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5大改革领域、18项改革任务、68个改革项目全面推进,将涉农改革“化零为整”,把改革“盆景”连成“风景”,聚焦“绿富美”,推动农业集成发展,释放出巨大红利,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目前,德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让农业更绿,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振兴先行区。
走进德清阜溪街道郭肇村农耕博物园,一座座颇具江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一览无余的广阔田园令人心旷神怡。“依托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变景区、农田变景点、农民变导游。”阜溪街道办事处主任肖新方介绍,农耕博物园占地1000亩,已建有农耕文化馆、中国美丽乡村讲习所和丝之始、茶之味、瓷之源等专题馆,这里已成了一个庞大的传统型农耕文化风景区。
美丽乡村建设美丽经济
作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近年德清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振兴农村产业,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以“江南水乡、沈约故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新安镇舍北村,结合下舍村省级粮食功能区和新桥村精品示范村景观带,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种养殖,以荷叶蒲漾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综合园区。作为中国“股票田”的发源地,钟管镇沈家墩村结合种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向美丽经济转变。
在雷甸镇雷甸村何家埭港,民居、碧水、喷泉、凉亭相互映衬,美不胜收。“这里以前可是脏乱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公园。”70岁的孙卫强老人笑着拿出了手机,一边走在新建的游步道上,一边拍下沿途的风景。目前,雷甸镇结合治水拆违、城中村改造,打造建设“综合指挥室”和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4个平台,实现了全天候、全过程观察治理情况,实时掌握治理动态。
走进德清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示范村新市镇舍渭村,一条不算宽的河道蜿蜒向前,河岸边的游步道串起了一个个村民小组。河畔的民居经过改造,出落得更有韵味,倒映在水中,如同一幅水墨画。在乾元镇新田农庄温室大棚,几名游客拿着托盘正在采摘草莓。“农庄里装了自动排水系统和实时监控系统,连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通过智能化监管与调节,草莓的品质更有保证。”新田农庄负责人佘国兴介绍,通过不断革新农业技术、引进智能化设备、提升经营理念,当地已发展成集采摘销售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美丽农业”,让产业发展和旅游有机结合,既“美了环境”,又“鼓了口袋”。
金山银山法治是靠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是关键。“护美乡村绿水青山,守牢农民金山银山,离不开法治这座靠山。”德清县司法局局长沈鑫钰深有体会。去年,全县181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实现了全覆盖,律师在村委会“坐堂问诊”,为农民送去了家门口的公益法律服务。村级法律顾问还建立了“法律服务微信群”,村里有了矛盾纠纷,法律顾问就直接建小群进行调解,生动践行了“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模式。
据悉,德清县今年将积极抢抓“大花园”建设的先机,开创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局面,真正优化美丽富裕的农村发展路径。其间,德清将打造10条串联全部行政村的景观线,到2019年,全县50%以上村将成为A级景区,其中20%以上成为3A级景区,描绘出“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游在画中”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