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人会料想到,当今会有如此大规模数量的中国人去往海外,学习、工作、经商投资。在伯克利,几乎每一天都有来自中国的旅客参观校园。他们是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因为对于外界的好奇心和自身的财富,四处旅行,探索外部世界。”
初夏的伯克利阳光明媚,高棣民(Thomas B. Gold)眼带笑意地说着他的观察:“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我行我素,也爱国;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想法,也有掌控力;他们也许有另一半,正在考虑是否要生儿育女。比起过去,中国年轻人的世界有了巨大的变化,同样的,外部世界对于他们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高棣民(Thomas B. Gol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自1981年起在此执教。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第一批公派留华学生。他也曾经作为美国国务院翻译,在中美建交前后,见证过多个中美历史性场合。过去40年来,他因学术研究和工作频繁往返中国。中国是他毕生研究的课题。
他谈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的变化:“当然,一方面, 中国的各大城市发展得更为现代化,一切都更为便利,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但另一方面,更让我震撼的,也是对于我作为一位社会学家来说很有趣的方面,是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转变。”
高棣民在上海留学时结交了不少朋友。“当时,我在复旦的朋友对个人生活的掌控非常有限,而现在的中国人有大量的选择空间。这是中国发生的一个巨变。而我认为这一点对于很多在海外的人来说,他们是意识不到的。”他说,“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人的个体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高棣民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为个体带来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反映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也反映在他个人的经历当中。走进他在伯克利的办公室,不到十五平方米的地方,堆满了各类书籍,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中国的,还有不少是他从中国带回来的中文书。一张黑白照片立在书架上——照片里的青年穿戴整齐,手里捧着一本书、握着一支笔,朝着镜头微笑,背景是40年前的上海外滩——这是高棣民1979年初到复旦留学时,在上海浦江摄影社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