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拉美有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卡三大古文明。中国与拉美文化都具有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开放包容的共性,同时又都正经历着当代文化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双方开展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近些年来,中拉文化交流再次掀起新热潮。中国兴起了一股“拉美文化热”:在北京、上海等地,跳拉丁舞(探戈、恰恰、萨尔萨、桑巴等)已成为时尚;中国流行歌手以唱拉美风格的歌曲为自豪;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影响,北京成立了钢鼓乐团;拉美的足球、烤肉、玉米饼、咖啡等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拉美璀璨的文化,独特、多姿多彩的艺术,使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绘画、工艺美术、烹饪美食、针灸医术和武术功夫等在拉美不少国家广为传播,越来越受到拉美人民喜爱。在不少拉美国家,兴起了一股“汉语热”和“中国热”,许多介绍中国、中国文化的活动在当地举行,拉近了中国人民和拉美国家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友谊。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重视“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合作平台,期待“一带一路”倡导的包括“民心相通”在内的“五通”能在拉美落地生根,推动中拉关系更上一层楼。
据中外文献记载,中华文明与拉美文明的直接联系是自16世纪下半叶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的。1573年7月1日,两艘满载中国商品的大帆船离开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前往美洲,于同年11月先后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当时,菲律宾和墨西哥同属于西班牙在拉美建立的“新西班牙”总督府。以此为开端,中菲贸易发展成为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西班牙之间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多边贸易。
从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前半期,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居住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华人”,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路,即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墨西哥、秘鲁等国侨居,在那里经商或做工。在这一时期移居拉美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这些华人将中国的丝绸、瓷器、手工艺品等和文化习俗带到了拉美国家。
与此同时,被称为“中国之船”的“马尼拉大帆船”在返航时,也把墨西哥银元“鹰洋”,以及拉美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番薯、烟草等传入中国,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中国人食品结构的多样化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中拉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当前中国和拉美关系正处于蓬勃向上、积极发展的大好时期,文化作为促进中国和拉美之间相互了解、连接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更是构建中国和拉美关系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当代文化生机勃勃、社会文化开放包容,拉美国家的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人民热情开朗、真诚友好,中国和拉美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在相互尊重和欣赏彼此文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定会为中国和拉美友好合作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