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黄土高原上寒风格外刺骨。一列东风7C型内燃机车停靠在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的铁轨上,车站上列检员正在用术语对中欧班列进行编组操作,站在一旁的车站负责人李裕山反复叮咛着“细心操作、注意安全”。
“每次中欧班列车出站前,他总是在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列车司机曹有福和顾致敏对李裕山的叮嘱印象深刻。随着进出站的货物量不断增加,他们把中川北站称作“快递集散地”,称自己为“快递员”。
从中川北站到马家坪车站的26公里路程里,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所有货运班列编组、往返运输是李裕山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
“性格爽朗、嗓门大。”59岁的李裕山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近40年,从调车员一直干到车站长,对于列车货运流程他已“烂熟于心”。“现在主要是带年轻人锻炼,他们到铁路上工作时间不长。”李裕山告诉笔者。
实际上,从2015年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开通国际班列开始,李裕山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第一次要将列车送往国外,整个人的神经都绷得很紧。”随着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的逐渐密集运行,他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忙了。
“最忙的时候从当天早晨7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6点。”每次有中欧班列装货出站,李裕山总是拿着手电筒和对讲机上车反复检查,在确认列车编号无误后,他随列车一同到马家坪车站完成交接后才能安心返回。李裕山说,2016年5月,他和同事们首次自己编组了一列中欧班列,当列车顺利抵达马家坪车站时顿时很有“成就感”。
“今年11月是高峰期,列车都聚在站里。”面对每周发车两次的货运班列,李裕山心里很清楚,“冬天列车易受损,2000多吨的列车进站时要经过上坡,千万不能有闪失。”为保证不出现差错,他带着列检员在列车上顶着冬日寒风爬上爬下的检查。
来自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处的数据,截至目前,由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发运和到达的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82列,其中包含进口冷藏集装箱、高碳铬合金、电解铜以及木材等货物14.7万吨,价值1.8亿美元。
8月份,兰州新区的兰石集团生产的石油钻台设备装了上百个集装箱的班列发往中亚。李裕山说:“这是今年本地产的机械设备运出去最多的一次。”他感觉到,“自家的”产品走出国门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
据了解,自2015年首发“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以来,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相继开通运行了“兰州—汉堡—兰州”中欧往返货运班列和国内首列“德国赫恩—兰州新区”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与俄罗斯、德国等近40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合作,近20家企业的产品销往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