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数十个国家和上百个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铁路和港口等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在多国落地,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三万亿美元。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标杆性项目,中欧班列和中巴经济走廊一直以来广受关注,不仅成为了“一带一路”发展历程和成绩的见证,也给经济危机后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 10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邀请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亚太研究中心教授、CCG学术委员会专家高柏,发布了其领衔编著的两本新书《中巴经济走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和《中欧班列: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发布会上,多位专家就中欧班列与中巴经济走廊的成绩、意义以及建设风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关于中巴经济走廊,高柏教授在发布会上从实践经验和社会科学理论两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对消除恐怖主义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列举义乌一万亿中东人在中国经商和安居乐业、远离恐怖主义的实例。书中还验证了中巴经济走廊现有项目布局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需要迫切考虑和反思的问题,包括如何协调巴基斯坦国内由于分享中巴经济走廊经济的机会不均而产生的矛盾。他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有责任也应有足够的底气提出一定要做到经济成果的共享,而不是被沿线国家的某一个社会阶层独占的原则,并作为考核具体“一带一路”项目的基本判断。 关于中欧班列,高柏教授表示,其价值远远超出用经济学方法的衡量。中欧班列通过运输出口产品和回程货物促进了欧洲解决对华贸易的不平衡,正因为如此才能调动欧洲人的意愿,进一步推动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因为他们能看到切切实实的好处和解决靠海运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认为中欧班列是十分典型的产业政策,如果没有班列,其他的贸易、投资,以及中国跟沿线国家的合作就没有抓手,从这一角度来讲,中欧班列的意义实际上非常重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雷少华指出,高铁的发展可以说是盘活了整体中国经济。首先,高铁建设释放了传统铁路的货运能力,完成了铁路从客运到货运的巨大转变。其次,高铁的成功运营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依靠强大的国家和高度的组织性。因此,国家的组织力和社会动员力很重要。最后,中欧班列以及高铁建设本身也为下一代培养了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质量、高素质的建设者。他表示,中欧班列以及中国高铁背后的意义不是速度有多快、盒饭有多贵,而是在为货运释放能量,因为中国物流企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大大拉动内需。 《中巴经济走廊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国际关系、政治体制、财政制度、对外投资、经济地理、物流、非政府组织、大众传媒以及恐怖主义管控等侧面着重分析巴基斯坦的国内制度和体制的运作逻辑与中巴经济 走廊建设之间的关系。另一本著作《中欧班列: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从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的关系出发,揭示了各地方政府在中欧班列发展初期提供大量补贴的原因。两本著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