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艾尔玛”于当地时间9月10日上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市登陆后,给佛州带来巨大损失。截至记者发稿时,飓风已经造成至少3人死亡。飓风接连来袭给美国各级政府的救灾机制带来严峻考验。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退出了《巴黎协定》,同时大幅削减了应对气候变化、天气预警等方面的开支。飓风迫使美国社会重新思考其应对气候变化、减灾防灾等措施。 大规模人口疏散致多地成空城 “艾尔玛”给佛罗里达州带来巨大损失。电视画面显示,佛罗里达半岛西部城市那不勒斯、坦帕附近海面掀起的巨浪最高达到5米。迈阿密的很多大树被连根拔起,一些房屋墙壁中的保温材料被风吹落,堆积在街道。而迈阿密国际机场因积水漫灌,已严重损毁。 据当地电力公司的数据,佛罗里达州超过580万户家庭断电,约占该州总人口的一半。布拉瓦县还遭受了两股龙卷风袭击,龙卷风所到之处,多数房屋遭损毁。 目前,佛罗里达州67个县有64个已经开设了共计573个避难所,有的避难所人数超过1万人。截至11日早上,约15.5万人在避难所度日。为了应对飓风带来的灾害,迈阿密—戴德县等多地还宣布实施宵禁。飓风中,迈阿密两套重型起重机折断,横在街道上方,主要街道都有积水,海水倒灌,浸满迈阿密河。 飓风登陆点基韦斯特市通信中断,街道上洪水最深将近1米。基韦斯特市政府称,目前还不能进行灾情评估,建议已经疏散的人暂时不要返回,等政府对42座主要桥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之后才能通行。 记者的朋友艾格尔上周带两个孩子在那不勒斯探亲,她告诉记者,在“艾尔玛”将在佛罗里达登陆的消息公布后,飞往美国各地的机票都被抢购一空。直到最后一刻,艾格尔一家才幸运地登上回华盛顿的航班。现在回想起来,艾格尔还心有余悸。 艾格尔的经历绝非个例。“艾尔玛”登陆之前,佛罗里达先后有约700万居民被强制疏散,造成高速公路大堵塞,加油站、超市的饮用水等相关物资被当地居民抢购一空。由于大规模人口疏散,迈阿密等城市已经变成一座空城。 飓风风向改变,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的预测也不断调整。最初,国家飓风中心预测“艾尔玛”在迈阿密登陆,实际上飓风发生偏转,在佛罗里达半岛西部的那不勒斯、迈尔斯堡通过,最终冲击海滨城市坦帕。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11日早间的最新预报称,“艾尔玛”在登陆后以每小时约169千米的速度掠过佛罗里达半岛西部海滨城市坦帕,此后减弱为热带风暴,向北边的佐治亚州方向继续移动,未来也将给佐治亚、阿拉巴马、田纳西等地带来强降雨。据佛罗里达州官员分析,情况最严重的时刻还未到来,等飓风继续向北移动,风暴眼离开佛罗里达沿岸的时候,会继续给该地带来狂风和降水。佛罗里达州州长里克·斯科特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人们问我可以做什么,我只能为佛罗里达的每一个人祈祷。” 应急救灾机制和气候变化政策受拷问 数周之内,两场威力巨大的飓风“哈维”和“艾尔玛”先后袭击美国,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美国的应急救灾机制、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因此也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反思。 美国多个部门参与救灾,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并不容易。灾害发生后,对灾区第一时间提供紧急救援对历届政府来说都是挑战。当地时间9月8日下午,特朗普签署一项法案,向受“哈维”飓风影响的灾民及其他救灾项目拨款超过150亿美元,其中拨款74亿美元用作“艾尔玛”飓风等其他自然灾害救灾资金。这是为解救燃眉之急特朗普主动与国会民主党领袖达成的妥协。作为妥协的一部分,特朗普同意美国政府举债上限延长至12月15日,这一决定引起部分共和党议员不满。 接连出现的飓风也使人们重新思考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一些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使得“艾尔玛”这类强飓风登陆的几率大大增加,因为飓风都是从较为温暖的海洋洋面形成,全球气候变暖无疑加剧了飓风的生成。 迈阿密市市长托马斯·里加拉多说:“总统、环境保护署等所有决策者都需要思考气候变化的问题。如果飓风不算气候变化,不知道什么能称作气候变化。”《纽约时报》评论称,海平面、气温上升同飓风加剧之间的关系再简单不过了,只不过科学议题在美国也越来越政治化,在华盛顿谈论气候变化同谈论控枪一样,变成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特朗普多次声称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并在其就任总统后退出了《巴黎协定》。美国环保署署长斯科特·普鲁特认为汽车、发电站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废除多项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同时推行减税、减赤计划,再加上共和党保守力量的推动,大幅削减应对气候变化、天气预警、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开支。白宫提交的预算报告计划在2018年削减环保署开支26亿美元,而国会众议院正在审议的预算草案计划削减开支5.28亿美元,减少约1/5的工作人员。 此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预算也减少了16%,负责气候变化的海洋和大气研究所的预算则被削减32%,国家气象局的预算也被削减了8200万美元。美国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救灾的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的预算被削减了6亿美元。这些行动是否恰当,引起美国舆论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