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基层治理链条中,一些干部机械地做着“二传手”工作,他们看起来事事经手,似乎工作繁忙,却不思考、不研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执行政策照抄照搬,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此类干部,被干部群众戏称为“二传手”干部。
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每一级有每一级的明确责任、每个岗位也有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各司其职、配合到位,伟大事业的巨轮才能航行有序、行稳致远。但如果其中某个环节“断了片”“掉了队”“跑了调”,又当如何?毫无疑问会对工作实效产生负面影响。倘若这些工作再转嫁到下级身上,很容易导致当前一些基层所反映的“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基层苦、基层累”的现象。
常听一些基层同志抱怨,“官大一级压死人。”为何出现此类观念和认知?想必与官场“二传手”不无关系。出于工作需要,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是必要的,但服从并不是“盲从”。但偏偏就有上级单位拿这个“势”做文章,把自身责任层层下压,也不管不问下级单位是否有权限、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作为,只要自己“无事一身轻”就好,似乎只要将责任传导下去,就与己无关了。更有甚者,成为“创新型的二传手”,工作层层转嫁的同时,还会层层加码,让基层同志身累心更累,一心苦涩“不知与谁人说”。
官场出现“二传手”并非什么新问题,不过是旧问题的新表现罢了,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这样的问题依旧存在,就不得不令我们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复性、顽固性。对个别上级单位或领导干部而言,都知道“二传手”的严重危害,但偏偏就在工作的推进、责任的落实中存有侥幸。一时的拖沓、懒散不被纠正,反倒是给责任、压力“顺理成章”地下移埋下伏笔、搭建了疯狂滋长的“温床”,同时面对下级的“敢想不敢说”“敢怒不敢言”,更是会麻痹神经,不知自己问题出在何处,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苦的、累的、出问题的终究还是基层。
由此可见,铲除官场“二传手”的滋生土壤刻不容缓,不仅是为了实现上行下效、各司其职,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的生产力、落实力,更是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在增进人民福祉、推动改革发展上谋实绩、抓实干、促实效。各级党员干部,不论是否承担领导责任,都要具备“舍我其谁”的工作劲头,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把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责任担当好、尽到位,牢固树立争先作为的奋斗导向,绝不给他人“添堵”“设障”。各级党委也当旗帜鲜明,积极引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全面构建“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套机制,让实干者脱颖而出,得到实惠,不断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能干事、敢担当、有作为的好风气,营造“在其位、谋其政”的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