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时评 >

安徽:22640个村都有“扫黄打非”工作站

2017-11-30 10:23 | 新华网 |
我要分享


11月中旬,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选出300个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记者近日到安徽进行了探访。

据安徽省“扫黄打非”办主任李国兵介绍,这些示范点涵盖街道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景区等各个类型,在完善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助力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等方面深入到位、各具特色,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在合肥市常青街道,记者见到了今年70岁的盛祥安。盛大爷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也是常青街道的“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他每天都要在社区附近转一转,看看报刊亭以及学校周边有没有涉嫌淫秽、盗版问题的非法出版物售卖。“门面房门口、学校周边,看看有没有摆摊卖黄色书刊、音像制品的;网吧里、娱乐场所里有没有乱七八糟的,尤其是危害老百姓健康安全的。我们能制止就制止,不行的就跟领导汇报。”他对记者说,“有些小商小贩为了赚钱就卖黄色书籍,孩子们放学的时候,他们也不管不顾,就卖给小学生。这样特别不好,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看到必须加以制止。”

常青街道居民方芳对社区文化环境很满意。她说,家长肯定会担心小孩在社会上会接触一些不良的或者是非法的东西,街道社区建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点,经常组织健康向上有益于居民身心的活动,群众都很支持。

近年来,安徽省在扫黄打非中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志愿者的力量,建立以“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为主体的“五老”监督员队伍,作为巡查、发现、监督“黄、非”场所的重要力量。

在合肥市常青街道淝南家园,办事处主任沈常青介绍说,这是一个拆迁回迁的小区,现在的居民大部分以前都是农村老百姓。社区有不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包括一些老村长,应该说政治素质非常高,积极热心地参与居民自治的各项事业,我们把这支队伍整合起来,作为我们扫黄打非的五老义务监督员。

沈常青说:“开展护苗行动,让小朋友自觉养成抵制‘黄’‘非’的良好习惯,而且能正确辨识什么是‘黄’,什么是‘非’,自动远离不健康的东西。还能带动家长,整个家庭氛围就不一样了。”

李国兵说,安徽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治安综合治理、文化活动以及教育等工作中,确保该工作在基层落到实处。目前,“扫黄打非”已成为各地评选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的重要指标,学校也将“扫黄打非”相关内容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行为准则,确保师生自觉购买使用正版教材教辅。

据李国兵介绍,目前,安徽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都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超过4000所学校和景点,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李国兵说:“以合肥市治理百脑汇周边销售盗版光盘问题为例,社区协调电脑城物业公司参与整治,与物业签订管控协议,保安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借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将‘扫黄打非’纳入年度考评体系,主动融入、借力发力、确保‘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落在实处。”

近年来,安徽省建立起“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发现“黄”“非”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拍手称快。

据李国兵介绍,阜阳市阜南县29个乡镇建成基层“扫黄打非”工作站点309个,今年以来基层监管网络发现市场涉“黄”涉“非”问题线索412条,提交给执法部门排查案件109起,取缔黑网吧17家。

在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全镇13万人口被划分成260个网格区域,配备协调员、管理员、信息员、联络员,借助管理平台,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村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使“扫黄打非”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