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那里没收来的手机有的被扔进水桶,有的被锤子砸烂。学校工作人员称,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 好一个杀鸡儆猴的手机销毁大会:又是用水泡,又是用锤砸,让围观学生看了之后既感恐惧,又长记性。对此,虽然有部分网友称“只要家长同意,该砸就砸,我表示支持”,可换个角度想,那些被砸的手机,也是家长们用辛苦钱买来的。 近几年来,针对中小学生该不该禁用智能手机,时常成为坊间和媒体的热议话题。有论者表示,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超乎想象,今天禁止了智能手机,明天还会有更高级的产品来替代。所以,用“最严校规”、手机禁令、签保证书、发放传统手机等办法限制学生用手机上网,往往都是徒劳,且还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诚然,我们不能过于高估中小学生的自制力。但人们得有个清醒的认识:老师当然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老师的吸引力或许永远比不上智能手机。换言之,课堂不该是老师和手机的竞争舞台。 出于用心良苦的“都是为学生好”,就将没收的手机用水泡、用锤砸,这是把行为粗暴与严格管理混为一谈。几十部手机价值不少,如此公然销毁,即便不议是否存在“恶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违法嫌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警醒:倘若教师这么简单、偏激地处理问题,怎能奢望教出的学生会理智而宽容? 生活应该张驰有度,对于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同样应该堵疏结合。一种比较中肯的方法是,中小学生们应在教学区禁止使用手机,以保证上课时注意力不被手机左右;而在宿舍等非教学区,则属于学生个人的空间,学校不该管得太多、太泛。再进一步说,就算学生违规使用了手机,也不见得非要采取“水泡”“锤砸”等过激之策。针对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有限,使用智能手机影响学习和睡眠、长期低头导致颈椎受损等问题,需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