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景点?”
“那是‘法韵莫干’司法体验中心。”
穿过一排绣球花开满的山间石阶,走进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进入司法体验中心参观后的游客们不禁啧啧称赞:“游个山,还能看看巡回法庭,学习各种环保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真不错!”
随着莫干山旅游业迅速发展,由此衍生的旅游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资源权属争议、商标侵权等涉旅游案件逐年增多,呈年均20%的增长趋势。为服务保障旅游经济发展,高效妥善处理涉旅纠纷,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法院于2017年初设立了莫干山旅游巡回法庭,成了莫干山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德清县法院院长何晓红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中央战略部署,德清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聚焦服务平安乡村、生态乡村、法治乡村、幸福乡村建设,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保障的十三条意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打造“一庭一品”为抓手,建立“一村一法官”工作网络;同时,以司法服务“三农”工作为切入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力,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法治环境新发展。
网络庭审让游客回到家安心维权
下着淅沥夏雨,沿着蜿蜒山路,记者驱车到莫干山旅游巡回法庭。
莫干山与多个历史时刻风云际会——1954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浙江杭州主持制定宪法期间曾上山视察,莫干山自此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结缘;1984年9月,全国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也在此召开,史称“莫干山会议”,给这座山增添了几番别样韵味。
这个坐落在山上的法庭,硬件设施完备,拥有高清数字法庭、远程网络调解室以及移动办案工具包、迷你数字法庭等,实现了集“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庭审”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巡回法庭。
2018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开启了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全面实施的新时代。作为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德清在2017年就提出了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致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德清法院在秉持司法为民工作主线的基础上主动作为,自觉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法院工作安排,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司法保障。
莫干山法庭庭长莫剑青介绍,根据莫干山旅游景区的特点,巡回法庭在各大景区公示旅游诉讼服务中心的电话,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轮值。通过运行“互联网+”模式,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积极打造“双语法官”队伍,妥善处理涉外旅游纠纷,让“老外不见外”;同时,巡回法庭还注重加强与镇综治办、司法所、旅委等相关机构,以及“老娘舅”“乡贤会”等民间组织的联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涉旅游纠纷调解平台,探索建立了旅游矛盾纠纷联络员工作机制。
去年,莫干山旅游巡回法庭就通过网上立案及远程调解受理了一起旅游纠纷案件,真正实现了“互联网+诉前调解”将旅游纠纷调处智能化,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立案,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的目标。
游客李玫在德清莫干山某景区游玩时不幸被护栏上的钉子划伤,共花去医药费100多元。回到老家后,因受伤无法正常上班,在家休息了数日,最后她致电景区,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门票等损失。双方多次电话协商未果。待案件受理后,莫干山旅游巡回法庭工作人员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实现三方远程在线调解,通过实时在线沟通,原、被告最终就赔偿事宜达成了一致,景区支付了赔偿款。
不仅是国内的案件可以互联网审理,当事人在国外的一样行。7月18日,在莫干山法庭调解室内,王法官正在主持一件旅游纠纷视频远程调解,只是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在调解办公室,另一方却远在大洋彼岸的新西兰。去年8月,原告入住入被告所租赁开办的民宿,住宿期间围墙突然倒塌将原告砸伤。原告在一年后要求赔偿,然而被告长期居住国外,原告在索赔无门的情况下诉至莫干山法庭。
由于被告远在国外,法官了解两地时差后,通知原、被告远程视频时间,尽快安排了双方调解。调解当天,原、被告在电脑前进行了协商,确定了赔偿金额,几天后原告如约拿到了赔偿金。该起从立案受理到案款到位,仅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这一相隔万里的纠纷就得以解决。
除了利用“互联网+”提升审判服务水平,为充分发挥基层法庭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德清法院还构建起“法官工作站+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或人民审陪员+司法联络员”的“一站多员”式便民服务网络,出台《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保障的十三条意见》,在四个基层法庭设立乡村振兴法官工作站,未设法庭的八个镇(街道)设巡回审判庭(点),在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及民主法治化程度较高的村(社区)设法官工作室,并最终实现对德清县行政村的全覆盖。
利剑治污保护环境人人知底线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德清法院在下渚湖司法综治中心建立了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示范基地,为探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机制建设提供平台,着力打造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样板,开展涉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判工作;同时,该院还通过组织群众参与旁听巡回审判案件和开展“增殖放流”等活动,切实将修复性司法理念贯彻运用到办案实践中,并使之深入人心。
2017年11月27日晚,张某、刘某在德清县新市镇孟溪村项郎组旁的竹林内,采用强光电筒照射、弹弓猎杀的方式非法狩猎,猎杀白头鹎、灰背鸫等野生鸟类21只。
考虑到被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特殊性,德清法院决定采取异地替代修复方式,建议犯罪嫌疑人张某、刘某在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增殖放流,依法从轻处罚。今年6月29日,张某、刘某与下渚湖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增殖放流协议》,自愿采取异地替代修复方式,弥补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将在下渚湖湿地公园核心水域放养总计价值为3000元的鱼苗。
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王昆明介绍,德清法院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性司法理念,确定了“一案一修复,每案必修复”的司法目标,做到惩治与修复并重,在惩处犯罪分子的同时,必须树立起修复生态环境资源的司法理念,筑牢乡村生态保护法律防线。
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德清法院广泛公示,在下渚湖司法综治中心正式启用的当天,一起案件在巡回审判庭进行庭审,下渚湖街道二都村的20多名村民前来旁听,有村民感慨:“在家门口参加庭审还是头一回,以后还真得多学点法律知识,要不然犯了法都不知道。”
近年来,德清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司法解释精神,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开展“利剑治污”,对涉案被告综合运用判处罚金、实体刑、责令恢复原状等手段,不断维护群众合法环境资源权益。去年以来,德清法院共审结破坏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案件6件、民事行政案件11件,判处罚金30万余元。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水平
为满足乡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德清法院积极探索“智慧法院”建设新模式,开通线上、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创新速裁工作机制,促进简案快审,截至目前,通过12368热线答疑902人次、网上立案5569件次、电子送达360件次。同时,着眼于促进乡村和谐稳定,该院还大力开展多元联调工作,推动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与综治“一室四平台”的互联互通,有力推进了涉农矛盾纠纷的多元共治和源头化解。
今年年初,德清法院新建造的诉讼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全面打造面向社会的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该中心面积逾3000平方米,建立“云@在线”工作室和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通过诉讼引导、信访接待、查询咨询、网上立案、网上信访、投诉建议、视频接访等各项诉讼服务功能,在繁简分流、诉调对接、多元矛盾化解等领域不断深入探索,致力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化,不断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的新阵地。
此外,德清法院在全县设立乡村振兴司法保障的“三级架构”,以法官工作站、巡回审判庭(点)和法官工作室为支点,最终实现对全县行政村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智慧法院”建设新模式,满足乡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大力开展多元联调工作,有力推进涉农矛盾纠纷的多元共治和源头化解,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近年来,德清法院还不断强化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作用和法治宣传窗口作用,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乡村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结合返乡走亲活动,德清法院落实了15名青年法官助理作为“乡村法官”,以“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每季度深入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宣传,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同时充分利用青工委、团支部、工会、妇委会等组织开展送法下乡,积极参与农村文化礼堂、民主法治讲堂等乡村治理平台活动,促进干群融合,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去年以来,该院组织法官到村镇社区举办法治讲座24次,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巡回审判点开展以案释法160余次,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何晓红表示,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助力护航的职责使命,德清法院必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和乡镇街道携手,为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美丽乡村和文明乡村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