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财产如何划分,老人的赡养与精神慰藉如何兼顾,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抚养和探视如何合情又合法……当前,家事纠纷案件面临事实认定难、矛盾化解难、息诉服判难等诸多难题。
单纯依靠固定的法条,不讲究灵活的技巧,很难使纠纷得到圆满的处理,亲情的修复也就无从谈起。大量家庭纠纷事件的解决如果仅仅依靠司法审判,既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又使得亲情淡漠,降低司法效能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家事纠纷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2016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家事审判中引入多元化的社会力量,首创“三师一团”模式,促进了多元协调化解机制的构建。通过借助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等人员的专业优势和“百姓评理团”的民间智慧,以更为柔性和深入的方式,促进家事纠纷案件“合法”又“合情”地解决。
“三师一团”项目运行一年多来,北京二中院选取了20起疑难复杂、矛盾激烈的家事案件依托该工作模式助力审判。百姓评理团参与现场庭审案件14起,社会力量参与达100余人次;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士提供辅助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6场。案件的矛盾化解和服判息诉率达95%,其中有两例成功审结的家事案件入选了北京高院发布的十大典型家事案件。
离婚后财产纠纷案是典型的家事纠纷案件,包含经济和情感双重因素,案件审理往往较为棘手。“三师一团”模式运用于此类案件的审理,成效显著。
在刘某与王某的离婚案中,上诉人刘某情绪激烈,曾数度想到国家机关上访,一审宣判后还因不理解裁判结果而想找对方当事人寻仇。二中院民六庭对该案启动了百姓评理团辅助审判,通过“合议庭—法官助理—社会力量”的新型审理模式,弥合当事人之间分歧,缓解了对立情绪,最终组织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
据了解,刘某与陈某的离婚案审理,创下了北京法院三个首例:首例由社会工作师参与辅助审理离婚类家事案件,首例由社工师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心理疏导,首例由法院组织进行隔代探视。此案中社工师专业的心理疏导,不仅有效减少了年迈的老人及未成年子女可能因男女双方离婚而受到的伤害,更促进了离婚案件双方关系的协调。
王某与吴某离婚案件涉及十余套房产的分割,诉讼标的大,争议激烈。在取证困难的情况下,在二审中引入了百姓评理团辅助审判。庭审结束后,评理团充分讨论并独立发表意见。在认真倾听评理团的讨论过程,了解评理团判断真伪思路后,合议庭参考评理团的意见进一步合议作出终审裁决。
“在充分考虑当事人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以多方力量的参与助力增强家事纠纷案件研判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了社会力量与家事审判有机连接,法官法律专业性与社会服务资源相互融合,裁判权威性与公众广泛性紧密结合,在扎牢司法藩篱的同时也暖了人心。”北京二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董建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