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实时·准确·聚焦

当前位置:主页 > 反腐倡廉 >

高昂的劳务费

2018-04-17 09:55 | 中国廉政建设网 |
我要分享

1位村民,在村里摆正道路石条、清理杂草,就能在短短8天时间里获得1.83万元收入。从一份异常高昂的劳务合同入手,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查处了一起套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的案件。2017年12月,该县官陂镇新坎村5名村干部因此受到党纪处分,1名镇党委委员因履职不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还要从2017年8月漳州市审计局提供给诏安县纪委的一起案件线索说起。
2016年11月签订4份“美丽乡村”建设劳务合同;2016年12月给16位村民发放2.78万元卫生整治劳务费;2017年1月,给75位村民发放16.21万元卫生整治劳务费。表面上看,新坎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的账目毫无问题、劳务费发放表也天衣无缝,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短短3个月时间内,给全村91位村民发放将近19万元现金。如此巨大的资金支出是否存在猫腻?而且在审计人员入户调查的过程中,有村民表示实际拿到手的钱并没有那么多,而且村干部给了一张纸条“让照着纸上的劳务金额回答”。收到审计局转交的案件线索后,诏安县纪委立即前往新坎村展开调查。
“这些项目开支都是真的。”村委会主任张德山信誓旦旦;
“不信你可以查。”其他村干部也理直气壮;
“这些我们不清楚,你们去问村干部。”受访村民目光闪烁,欲言又止。
谈话陷入僵局。于是,调查组找来村集体账目一一比对。“你们看这份工资表,有好几个签名的笔迹相似,貌似出自同一人之手。”细心的调查人员找到了蛛丝马迹。循着这个疑问,调查人员找到签名表里的村民了解情况。果不其然,一些村民表示自己并没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名字不是自己签的……
在掌握部分证据的情况下,调查人员再次找到负责村集体报账的村干部张岳林。
“不要带有情绪,我们心平气和谈一谈。”当调查人员将劳务发放表放到面前时,张岳林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我有一本内账。”张岳林小声说,“一般我们村委会干部‘碰账’之后,内账就会被销毁。”
在张岳林的指引下,调查组在张岳林家中一个隐蔽的抽屉底层找到了村现金来往账簿。账簿信息显示,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的劳务发放过程中,村民实际领取的钱数远远少于劳务发放表上的金额。
“套取劳务费是事先就说好的,验收人、证明人都是村干部,发放表上的村民也都是村干部信得过的人,大家都心照不宣。”张岳林解释道。
以劳务发放套取资金的问题查实了。那么,8天时间支付1.83万元的劳务合同又如何解释呢?在调查人员的一连串提问下,张岳林终于和盘托出。原来,2016年,新坎村申请到一笔110万元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同年12月,在给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村民发放劳务时,村干部张岳林动起了“歪脑筋”:“村委会平时买的烟、酒、茶还没报销,能不能借机填个‘窟窿’?”
张岳林的建议得到村委会主任张德山的支持。于是,2017年1月,在张德山的指使下,4名村干部分别找来村民签订了4份落款为2016年11月的虚假劳务合同。有的村干部签字证明、有的村干部签字验收,镇里的包村干部看到合同、发票等手续完备,也稀里糊涂跟着签了字。就这样,新坎村通过伪造合同、多报少支劳务费等方式,套取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共计17.2万元。
至此,这起精心谋划的套取专项资金案终于水落石出。然而,案件却引发了调查组工作人员的反思:一些群众身边的腐败,运作方式越来越隐蔽、腐败手段越来越狡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力应对。
2017年12月,诏安县纪委对2017年受理的所有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彻查。截至目前,共发现案件线索55条,查实49条,涉及扶贫专项资金3亿多元,处理党员干部111人,其中党纪立案并处分24人,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87人,问责29人,通报典型案例17起。
据诏安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罗云生介绍,下一步,诏安县纪委监委将综合运用村级巡察、交叉巡察、村级党风监督员下派等手段,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