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短短三年,武汉光谷成为互联网+公司和投资机构的热土。“2017年度,光谷互联网+领域融资总额超70亿元,同比增长75%;全区互联网+公司达到1800家。此外,24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光谷设立总部,或者是第二总部。”1月28日下午,在第三届光谷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上,东湖高新区“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龚学艺晒出了该办成立3年来的成绩单。
龚学艺介绍,2016年,光谷融资过千万的互联网+公司数量是24家,其中融资超过亿元的3家,总融资额是40亿元;2017年,则实现了一大跳:全区融资过亿的企业超过30家,融资过千万成为常态,有2笔甚至达到10亿元级别。其中,斗鱼1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和六点整北斗1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两者并列光谷2017年度最大融资事件。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亚民面对台下500名参会观众直言,互联网产业发展到今天,光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为光谷营造新的环境,创造新的辉煌。
融资70亿元
为何资本大佬如此亲睐光谷互联网+公司?
龚学艺透露,该办通过对独角兽企业、融资较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梳理,发现了上述公司融资成功的密码:具有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水平领先、营业递增及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四大特征。
数据支撑了龚学艺的观点:智能出行公司斑马快跑实现了超7.5亿元C轮融资;治趣是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的数据企业,可以为在校的医学大学生和医生提供培训服务,2017年Pre-A轮拿到了4000万的融资;库伯特2017年达到了1.42亿元的融资,安翰光电2017年拿到了1亿元的融资。语义分析领域,传神语联2017年12月完成融资4000万元。灯塔财经属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公司,2017年8月完成了5500万元的A轮融资。光谷区块链做硬件钱包、故事芯片获得了1000万的融资。2017年12月,虹膜识别公司虹识技术实现A+轮融资1.2亿元。
经过梳理,光谷融资最火的几个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文娱、医疗服务和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110多家投资机构投资光谷互联网+企业。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开始加强在光谷的布局,百度视频、小米科技、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等均对光谷互联网+领域进行投资。
经纬中国、高瓴资本、赛富投资基金等对光谷的投资热情不断。本地光谷人才基金、湖北省省高投、武汉市科投、湖北高新投、东湖创投和楚天高速等资本投资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多位互联网行业资本大佬也多次到访光谷,考察对接光谷互联网企业。
第二总部效应显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在汉设立总部或第二总部。
龚学艺透露,2017年,有24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光谷设立总部,或者是第二总部,包括科大讯飞、小米系、海康威视、360、绿盟、小红书及共享单车的摩拜和OFO等。这24家企业,一共为光谷带来数万就业岗位,平均估值超过100亿美金的企业有5家,1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的是10家,分布在互联网教育、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交通出行、智能硬件、旅游服务和人工智能这七大领域。颇有意思的是,这跟光谷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吻合的。
资料显示,上述互联网公司,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合肥、西安、南京和天津。这些城市有比武汉发展领先的,有和武汉发展类似的,也有发展不如武汉的。
“这是一个综合的回笼现象。”龚学艺说。
多项政策力挺光谷互联网+
怎样留住光谷现有互联网+公司,推动他们做大做强,同时吸引更多的互联网+公司进驻?
光谷的答案是:创造最优环境,推出更优扶持政策。
据了解,为吸引优秀人才,东湖高新区累计投资14.5亿元。截至目前,一共有392位“千人计划”,164位“百人计划”,1477位“3551光谷人才”计划,5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在光谷创业就业。光谷互联网+办,搭建了一个“楚才回家”的平台,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伦敦及硅谷举办,吸引过万名楚才回笼光谷,高端人才约300余人。
在创新政策上,2016年1月11号,光谷首次对外公开发布光谷互联网+的10条政策,并进行了兑现。据了解,这项政策内容一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产业专项的支持,对互联网企业的宽带、云服务、独角兽房租、电子商务及相应的活动补贴,这五个方面进行专项奖励。2017年有128家企业最终获得支持,总金额2600万元。另一方面,对光谷互联网+的重要企业、重要项目进行评选奖励。最终有18个项目获得1640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光谷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区域性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从六个方面进行支持:
一是设立2亿元人工智能专项资金;
二是对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最高可以每人奖励1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总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
三是支持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已在光谷设立总部、第二总部或者研发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若三年之内研发人数超过100人,东湖高新区将给予其1000万支持。超过200人可以支持2000万,300人是3000万,依此类推。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全国领先的企业,可以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支持。
四是运算能力方面支持。对投资建设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平台,一次性可以获得建设投资额30%的补贴,单个企业补贴不超过2000万元。大数据企业的运营成本里面超过30%是电力成本,当企业电费超过30万元时可以按照50%的标准进行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是3000万元。
五是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创新运用,鼓励举办以中国光谷冠名的开放数据创新运用大赛。对大赛最高可支持300万元,其中获奖的项目最高可支持100万元。
六是支持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支持建设人工智能研究、检验检疫平台费用的支持,最高支持2000万元。对企业聘用高校实习生进行支持,本科生每人每月1000元,研究生每人每月2000元,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