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不易,迁移10余万山区牧区的贫困农牧民更难;发展不易,为“生态”让行的“绿色发展”更难;融合不易,着眼于均衡的深层次融合更难。
“贫困”和“生态”是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的甘肃省武威市历届党委、政府必须直面的两个“关键词”。
市情使然。城市带动力弱、工业反哺能力低、农村人口贫困面大、生态脆弱,特别是,武威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高深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
2011年,武威市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至目前10余万贫困农牧民完成大迁徙。摸着石头过河、踩着荆棘赶路,易地扶贫搬迁“武威模式”如何缔就?
记者近日随中央驻甘及省属媒体采访团深入武威县区,对此进行了采访。
“搬出来,就有了更多的念想!”
苦难有时候是财富,但漫长的苦难,会把人磨的没有了斗志。
对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的67岁的农民惠玉珠而言,“梦想”“希望”这样的词,能够具象化的也只剩“让子女们过得好一些”“孙娃子考个学”。
惠玉珠是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个农民。和西部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他苦没少受,汗没少淌,可就是富不起来,活不成个“体面人”
6年前,他第一次听说“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这些新鲜的词让他预感到“变化”,但怎么变他心里没底。
故土难离,其实最难的是对现有的依赖,和对未来诸多不确定的恐惧。
武威县、乡、村的干部们成批入户动员、讲解政策、展望未来,他于4年前从中大沟村搬到了现在南阳山区的德吉新村。
德吉新村是天祝县76个移民安置点之一。德吉,藏语意为“幸福、平安”。
从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的中大沟村搬下来,住在90多平米水电齐全、装饰一新的新房子里,他现在更喜欢忆苦思甜。
尤其是采访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又让惠玉珠想起搬之前“屋漏又逢连阴雨”的窘境。“吃的苦井水、走的烂泥路,一遇到雨雪天气,出不去也进不来。”惠玉珠告诉记者,要是以前的老房子遇到这种天气,家里跟外面一样冷。
搬迁至此,目前的生活让他感觉自己也与时代“接了轨”,“将来娃娃们有机会走出去,可以过跟我们这代人不一样的生活。”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武威市凉州区、天祝县、古浪县共建成移民安置点108个2.89万户,11.07万人顺利移民搬迁。
“十三五”以来,新一届武威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搬迁安置移民5839户23393人。今年计划开工建设3123户10965人,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态是红线,产业是定心丸!”
从决策到执行,从迁出到定居,武威举全市之力,由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主导、10余万农民参与,发起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易地扶贫战争。
但搬迁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如何落地、党委政府“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承诺如何兑现?
记者了解到,武威市从启动“下山入川”时就将“拔穷根”的重点放在了产业培育上。
武威市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双业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扶持移民群众大力发展金鸡产业、富硒肥牛、戈壁农业、高原有机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
2017年,全市贫困户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5.08万亩、林果业21.75万亩,实现了户均2亩棚;移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在推进过程中,武威市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从“搬进来再培育产业”到“产业培育起来再搬”,武威市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了深浅,也积累了经验。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园区,十九大党代表、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告诉记者,园区探索“日光温室+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建成的2000座日光温室辐射面更广,不仅为定居的贫困群众增收找到了门路,也给即将搬迁来此的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坚持生态修复、扶贫攻坚“两腿走路”,也让武威的整体发展更可持续。
数据显示:武威市迁出区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减少对草原破坏及影响面积418.8万亩。2017年植被覆盖度达到42.9%,比2010年提高4.71个百分点。
“要引导农民靠双手赚回体面!”
城市和农村的距离有多远?做一个“体面”的农民有多难?
作为武威市扶贫攻坚的“兜底对象”,搬迁下来的农民需要尽快鼓足钱袋子,需要医院、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持续配套跟进,也需要通过引导和培育,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新建的移民点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从不同山区搬迁过来的农民,移民点会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体育比赛、广场舞等活动,以此提升自身素质,丰富业余生活,和谐邻里关系,增强“居民”归属感。
武威市委政法委、市扶贫办近日还联合印发了《武威市法治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整合各类法治资源对移民点进行优化配置,提升移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古浪县第四中学是一所典型的“移民”中学,移民点农民子女占比超过80%,标准化塑胶操场、先进的电教设备、整洁的宿舍食堂,比城区学校更有“范”。
而真正令记者感动的,是学校持之以恒灌输的“平等”“尊严”“有序”的教育理念。校长邸光琦介绍,农村的学生普遍自卑,有的刚来连水厕都没有见过,“县上花大力气要把这所学校办成全县乃至全市最好的学校,就是要让搬迁过来的农民子女们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以此阻断贫困的代际延续。”
“无论他们选择走向更大的城市,还是和父辈们在此生活,四中的教育会给他们体面做人的底气。”邸光琦告诉记者,学生吃饭会自觉排队并找离打饭口远的地方就餐、宿舍务求整洁被褥洗漱用品必须干净整齐、同学师生之间平等相处懂得分享等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搬迁过来的家长,“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体现十分明显。
古浪县西靖镇兴民新村一位刚搬迁过来的农民告诉记者,他想把家里装修好一些,“到了新的地方就要有新的气象,经常有客人来,收拾好些也觉得脸上有光。”
记者了解到,武威市还通过易地搬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培育小城镇集群,聚合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目前探索形成了城郊融合型、商贸物流型、工矿依托型、能人带动型、产业支撑型、生态旅游型、劳务拉动型、传统保护型8种小城镇主要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人口的城镇化集中居住,有效放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集约效应、公共服务的组合效应和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效应。
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正在武威大地上生根发芽……
|